《卡拉马佐夫兄弟》在我的书单里躺了很久,甚至一度因为读不进去感到恐慌。所幸最近生病在家,我又再一次打开这本书,舍弃了平板,换成电脑阅读,容易看进去得多。
读完这本书之后又生了很久的病,到今天再回过头看,或许有另外一种感悟。
一
《卡拉马佐夫》中心故事不难理解,父子财产纠葛,私生子借嫡子之手复仇。相比之下,《卡拉马佐夫》更像是作者自己内心分裂出来的人物在互相辩驳,在寻找信仰,在更深层次地询问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在今天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上帝的存在、信仰是否存在,可以追问成我们是否仍相信着善良和正义。自然科学的出现破碎了我们关于上帝和众神的想象,但这些问题仍深深地扎根于每个信徒的内心。
信仰是人们能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有了信仰,生病的小女孩活了下来,痛哭的母亲收到了儿子的来信,有罪的人放下了包袱重新生活。只有在信仰之下,人们才能向善。
如果没有信仰,我们之后还会心存善念吗?德米特里砸晕格里特利,在内心极度慌张怕被人看到的情况下,依然跑下去观察格里特利的情况;他被诬陷进监狱,依然不反抗不逃走,因为他相信这是上帝的指引。种种细节显示陀翁偏向上帝,信仰让人可以向善。
不久前看到有人问余华怎么看现代年轻人烧香拜佛,余华说这证明他们还没有躺平,还在努力。信仰在今天已经没有像陀翁那个时代那么盛行,但依旧不会消失,或多或少在每个人一生中起着安抚和导向的作用。
二
陀氏之伟大,在鲁迅看来,在于他既是罪孽深重的罪人,同时又是残酷的拷问官。他将男男女女放在困境中试炼他们,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甚至要拷问出藏在那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
在表面的洁白之下,是人性中的罪恶在浮动。但当决策的夜晚到来时,德米特里并没有动手。伊万看到父亲真的去世,想到自己曾有弑父的念头,在愧疚和自责之下失去理智。全篇除了斯乜尔加科夫,似乎没有真正的坏人。就连斯乜尔加科夫在承认了自己的卑劣之后才自杀。在千难万难的困境中,其实是人类本质的良善。
卡拉马佐夫这个姓氏带着天使的圣洁,也带着撒旦的邪恶。卡拉马佐夫家的人时而善良,时而冷漠,时而自私,时而无畏。在呼啸山庄里的人物为爱情发狂,在寒冷的北地,卡拉马佐夫兄弟为善恶疯癫。在一些地方,我觉得陀氏已经不知道怎么做了,他的内心也不知道答案在哪里,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只能通过不停地争论来看清内心的本质。
最终他认为人是挣扎的,因为我们是善良的。
三
在看《卡拉马佐夫兄弟》之前,我基本上所有看到的小说、电影甚至听到的音乐和看的绘画,只是因为它们和我有共鸣,与我经历有重合,或者与当下的心境相交融,这也导致我只能读进一些比较小的书,或者在一些庞大的架构中只能感受到一些小的情感。
直到看陀氏的书,我才对人性引起一种更深层次的共鸣。黑塞说,我们之必须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在我们遭受痛苦不幸,承受痛苦的能力趋于极限,感到整个生活有如一个火烧火燎、疼痛难忍的伤口,感到绝望、经历无可慰藉的死亡时,我们就会敞开心扉去聆听这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