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涉到"本土化"与"本土性"。前者是一个过程,其中心点是在西方,不是内生于我们的日常实践,不免总生出些撕烈感。而群学,也就是本书更聚集一点的"关系"似乎更符合我们找寻的后者"本土性",是本身的根基所在。
关系社会学大概是为数不多的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科,特别是当开始区分"关系社会学"与"管的社会学"时,主体性便开始真相浮现,详细答案需要从"关系"这个手段与目的共存于一体的模型中去寻找。
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到,文中讨论关系社会学并没有一头扎进故纸堆里来确证自己的中国特色,反而是以一种兼容并蓄的姿态对标西方的"社会资本"概念,在回顾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进行比较分析,使读者在文中对"关系"的古今中外的盘点中真正领悟"关系"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特殊之处,这种跨文化视角的分析是贯穿文章始终的。
文中创造性地化用"场域-惯习"理论,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概括出"亲属惯习、亲情惯习、复用惯习、面子惯习、人情惯习、延展惯习"类型来讨论文化惯习对关系作用的制约。这些本土知识具有西方理论的痕迹但又富有解释力,也充分证明一些共识性的知识虽有东西文化差异但不具有排他性。
关系社会学研究植根于中国实际,研究核心内生于自身历史与现状,同样会发展出有解释力的名词概念,不会出现套用概念的割裂感更不至于出现邯郸学步的闹剧。
在理论的结束篇,边老师讨论的社会学本土知识的国际概念化,大概就是需要研究者们在总结本土知识的同时,要保持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让知识走向融通,更加突出知识的共享工具属性。
文章主要分为理论篇和实证篇。关系社会学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社会学争取话语权大概并不只是一种笼统的宏观介绍和口号式的强调,更重要的是其背后一系列的注入本土知识的实证研究的支撑,发展出"关系纽带差异论"作为分析框架。这也许还会牵扯到定性与定量之争,但真正的归宿大概是相辅相成,如何融通二者也许才是重点。
总结起来,无非还是老问题,本土与国际,定量与定性,而边老师及其团队在关系社会学的研究中向我们证明了,合作双赢才更有生命力!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