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编著的这本《一读就上瘾的心理学》非常接地气,读起来很轻松,跟其他心理学的书还真不一样。心理学概念结合实际案例,更容易理解,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学入门读物。
本书以亲密关系、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三个维度串联起48个心理学知识,语言风趣幽默,案例通俗易懂,即使没有学过心理学的人,也能通过这本书获得大量的心理学知识,实现个体观照、自我疗愈。
我例举两个给我印象最为深刻例子,第一,为什么人们对越亲密的人反而越苛刻第二,为什么你那么努力却碌碌无为
一、为什么人们对越亲密的人反而越苛刻
我们身边不乏会有这样一些人,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对越是身边亲近的人,脾气就越大,反而对待外人总是客客气气的。 杨澜曾问周国平:“为什么我们都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坏脾气留给了最爱的人”周国平无奈地笑着说,这个错误他也常犯。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吧对陌生人总是比较宽容,但是对待最亲密的人总是异常苛刻。可这样的人让和他一起生活的人很是头疼。 有一项调查研究成果表明:比起陌生人,我们对那些和我们最亲密、最亲近的人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奥地利心理学海因茨·科胡特认为,婴儿参照父母给定的方向逐渐塑造了自我观。 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在于孩子的互动中给孩子的正向反馈多,孩子会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的,这会逐渐塑造他的自尊。而一个缺爱的原声家庭就容易给孩子的内心造成情感创伤。 有心理创伤的人在建立亲密关系后会潜意识中期望对方可以疗愈自己。那些父母没有给过的爱和接纳,他们会希望伴侣加倍补回来。由此就延伸了“控制”这种行为,这就为亲密关系的崩坏埋下了伏笔。 一个人越是得不到满足,越想要控制,有多愤怒,其实就有多需要别人。但是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不会表露自己的需求,因为弱者才需要别人,一旦承认了需要对方,自尊上就会受不了。 所以对亲密人苛刻,可能自己也知道,但是还会经常犯这个错误,亲密的人被伤害,而我们往往也很后悔自责。
二、为什么你那么努力却碌碌无为
日本北海道大学曾做过一个实验,研究对象是三组蚂蚁,每组30只。研究主题是:它们是如何生活的 实验人员发现,大多数蚂蚁都是非常勤奋的,一直处于忙碌的状态。它们会一刻不停地寻找食物,找到后就急急忙忙地搬运并储藏起来。但有一小部分蚂蚁非常奇怪,它们东张西望什么也不干,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懒蚂蚁”。 一段时间后,出乎意料的事情出现了。蚁群突然失去了食物来源,那些平时辛辛苦苦搬运粮食的蚂蚁顿时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该怎么办。而那些平时懒洋洋的蚂蚁此刻却开始行动起来,它们带领蚁群找到了新的食物。 这一结果惊呆了实验人员,原来懒蚂蚁并不像它们表现出的那样无所事事,它们只不过是在大多数蚂蚁“行动”时选择了“安静”,在其他蚂蚁搬运食物时选择了观察和思考。正因如此,它们才能在蚁群面临断粮危机时迅速找到新的食物来源,稳定军心。 不得不说,这群“懒蚂蚁”在关键时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现象也被称为“懒蚂蚁效应”。 懒于杂务,才能勤于思考。 如果一个人不善于思考,那么无论他学识多么渊博、做事多么勤奋,他都很难有创新和突破。 我们在职场上也是一样,如果一直忙忙碌碌,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就只能是公司的一颗螺丝钉,随时都有被取代的可能,而时刻观察市场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有可能成为不可替代的“懒蚂蚁”。 一直勤劳的蚂蚁会让自己衣食无忧,而一只会思考的“懒蚂蚁”则会让一个家庭、一个团队走得更远。千万不要陷入整日忙碌之中,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思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