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2023年7月5日的一本书。核心观点是:女人要有钱!还要有时间、条件和闲暇。粗俗地说,拥有丰富的物质和外界给予的内在肯定会让你没有任何阻碍,自然会去做你最想做的伟大的事情。就像瑞士和印度的对比,前者容易取得成就,而后者还在为生存而奋斗。
西方人尊重独立个体,意识到每个人的精神都是不同的,某些人应该好好学习。
这本书需要思考,思考每一句话是否有价值,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并比较不同时间和角色的视角。比阅读小说更加耗费精力。
有一个问题,作者倾向于主观和感性,虽然这本身没有错。但这既不是一种论证,也不是一种自白,我不知道如何看待这种处理方法。
伍尔夫认为不了解作者反而让作品更纯粹,这与翻译卡夫卡审判的译者文泽尔相反。她认为创作者的内心需要纯粹,不需要来自外界的干扰。然而,在后面我不完全同意,因为如果一个人没有喜怒哀乐或者某种强大的动力只是保持平静的话,他如何能够产生激情和灵感呢。
有时候我觉得她对其他女作家的批评有点苛刻,她主张女性走入世界,但女性进入并不属于她们自己的领域更加困难,这并不完全是她们的错。她认为男性作家的优势在于丰富的生活经验,但还是呼吁有些男性作家离世界远一些,尽管动机没有那么高尚。也许这与时代有关,每个时空都会有不同的最佳选择。不过,讨论结果而不讨论原因是因为原因属于理性领域,不是主观感性的一部分。呃,同时她反驳那些男性评论家,但她与他们的评价似乎差不多。这让我觉得她遇到了矛盾,一方面觉得男性的世界体验更有趣,另一方面她希望发展出独特的女性体验,同时发现一些试图获得男性经验的女作家失败了,所以她认为后者充满了愤怒,把个人和作品混在一起了。我猜想伍尔夫是否更愿意在原有的点上前进,对于跳跃的点感到不和谐和不连贯。哦,她希望两个性别不同,但彼此发展并相互理解和帮助。然而,不同的东西很难不去比较,而且彼此融合意味着变得相同,从相同到不同再回到相同的过程是否也是一种受限。
对于文学作品和写作手法的看法仍然是非常准确的。这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新观点。还有一点就是让我深思不同历史时期对女性的影响。也许在一百年前,女性的任务是发展女性体验以积极地融入世界;而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女性为了成功似乎反而需要变得像精神上的男人,借鉴男性的思维方式。我设想在未来,是我们这些过渡者发起变革,从体系的边缘撬动整个世界。
呃,这有点矛盾啊,让我感到遗憾。有时会说站在立场上的不纯粹作品会立即消亡,有时又说不管文字能存活多久只管写作。其实前者也站不住脚,那么多带有立场的作品被捧上神坛,而且人怎么可能没有立场,这意味着没有自己的观点了。有时要去写作,书籍之间会相互影响;有时人与人之间彼此无法影响,只需思考事物本身。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
金钱让你思考,而拥有自己的房间让你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这本书和我预想的不太一样。它给予了我很多鼓励。适合年轻的文艺女性虽然与我妈看的《女人就是要有钱》这种书的本质差不多,但它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肯定要差得远。
注:已对原文中的错别字和表达不准确之处进行修正。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