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与通常专注于心理疗愈或揭示底层心理逻辑的书籍不同,更像是一篇很长的论文。它主要讨论了自精神疾病概念出现以来,精神病人所遭受的污名化问题,更加注重文化和社会学方面的论述。
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认同。比如对于“正常”的定义本身是一种偏见,所谓的正常男性和正常女性的概念设定了一种模式,消除了人们的多样性。当遇到任何人时,人们就会将他们放入这个模式中,如果符合模式就叫做正常,否则就是不正常。而被视为不正常的人往往在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层面都会被看作异类,这导致了偏见的产生。
谁制定了对“正常”的定义,以及出于何种原因制定的,这个真相显而易见。似乎人类社会总是有一种相互迫害的倾向,总是将人划分为合理和不合理的两个群体,从而导致人类内部的争斗。实际上,这种同类争斗的情况本质上反映了人类的动物本性,在看不见的战场——社会、伦理和文化上,人们相互争斗和迫害,以实现更深层次的阶级划分。
精神疾病这一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从心理层面上将人们划分为正常和不正常的群体。各种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不断对人们某些所谓的“异常”行为进行定义。然而事实上,一旦一个人被概念定义为异常,就很容易陷入误区,即觉得自己真的不正常。
作者试图打破的就是这种定义。到底正常是由谁定义的?那些被认为心理不正常的人的表现真的就是不正常吗?还是说大多数人都曾经或陷入过这种不正常的境地?但是一部分被定义为“病人”的人确实因为这种定义而遭受苦难,如病耻感、自我厌弃和更加焦虑等。无论是他们的主观感受还是客观社会环境似乎都不能接纳他们的心理状态。
事实上,作者真正想说的话就像本书的标题一样:“谁都不正常”。如果我们能接受这个概念,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什么?作者也给出了他的答案:关注自己身体的感受。所有对精神疾病的定义都是基于我们对身体的感知和感受,无论这些疾病的定义是否存在,身体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找到我们的感受,并与之建立联系,我们才能真正弄清楚在我们的身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