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墨杨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北宋齐州济南(今山东济南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于艺术氛围浓厚的士大夫家庭。她的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他是苏轼的学生,“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她的母亲王氏,则是名臣王拱辰的孙女,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李清照》一书的作者是郭瑞祥,专注于古典文化和历史创作,近年来主要耕耘于宋史领域,已出版多部作品。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曾外公王拱辰、远房亲戚欧阳修、丈夫赵明诚、公公赵挺之、姨夫陈师道、表哥谢克家、师祖苏东坡、老师晁补之,拥有如此煊赫的北京和人脉,她却不想攀附,落得半生流离,国家不幸诗家幸,在历史的巨浪中,李清照活出了自我,她的才华和个性令我敬佩。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耳濡目染,聪慧颖悟,她能够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她从小就擅长诗文,通晓音律,宋代文学家王灼在《碧鸡漫志卷二》中曾评价她年少就有诗名,才华直逼前辈,《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问世时,轰动京师,《尧山堂外纪》第五十四卷中记载称,当时读到该词的文士,没有不击节称赞的。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为之评的盛赞。
李清照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协助赵明诚完成《金石录》。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赵明诚病故,同时期,金兵入据中原,李清照随即流落到南方。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后再嫁张汝舟,却发现所托非人,遂与之离婚。此后,着力于赵明诚遗作《金石录》的校勘整理。约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李清照在孤苦中离世。
《李清照》这本书从历史的视角为李清照立传,对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哲学等做全面挖掘,深入探讨李清照是如何炼成“大宋文坛一姐”的,丰满、生动、深刻立体。
李清照的身上,流淌着叛逆和宗正的血液。她饱经战乱流离,却用生命守护事业,完成了金石录;她向往赌书泼茶的爱情,却以家国为重,鄙视夫君的懦弱苟活;她敢于冲破礼教的枷锁,四十多岁二婚再嫁,却所遇非人,毅然走上法庭……
李清照的词有继承,有开拓,不拘一格,本色当行。她以独到的艺术功力,在闺情词中成功地塑造了“思妇”典型形象,创造了“易安体”,为词苑注入活力,为后词做出榜样。
《李清照》这本书为李清照立传,书写她的生平,挖掘她的史料,赏析她的作品,刻画她的形象,定位她的性格,向读者介绍丰满、生动、深刻而立体的李清照,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