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庾信而言,在繁华的国都享受新朝廷的荣耀富贵,却仍然感到失去家园与故人的痛苦,对故乡田园的怀念如同一根鱼刺不时刺痛他的神经。在他心中,宇文氏代表着灭亡故国的强权;而在宇文氏眼中,庾信是有文化的南方士族。双方之间保持着应有的尊重,但又彼此格格不入。
庾信的才学惊人且独特。如果说屈原、宋玉、司马相如和张衡的诗歌如同浪漫主义音乐一般自由奔放,那么庾信的叙事诗则类似于巴赫的《受难曲》,强调情感的共通性。他运用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和暗示,渲染了时局变迁和自身境遇,使得他的诗歌不再仅仅是庾信个人遭遇的象征,而成为了几百年来共同经历的持久体验。
庾信是幸运的。尽管他不知道宇文朝廷是宽容还是浅薄,新朝廷并没有禁止他缅怀旧朝廷的文章。在明清之交,仅仅说一句“清风不识字”可能就会丧命。
最后,庾信的作品阅读门槛较高,原计划三周读完,最终拖延了一个多月。阅读的难度主要在于理解其中的典故。要特别感谢倪璠的注释,没有清代文人辛苦的考证工作,在新文化运动后,很多古籍将无法解读。
2023年7月16日,上海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