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星》带给我太多的惊喜。这本原版于1935年的书,历经近百年的岁月,依然熠熠生辉。只要想到,抬起头仰望星空,就能看到作者赵辜怀先生当年看到的那片星空。这让人感到一种仿佛在星光中与先生目光交汇的快乐感觉。
先生在80多年前写下这样的星空图,用西方星座为轮廓,辅之以中国的美丽传说,用日历或者地球仪的方式,将整个星空串联成一个整体。这样降低了观星的门槛,给了人们系统观星的指南,让人们渴望拿着书和星星约会。
我们来看一下其中一章的《天龙》,先生在这一章里详细地讲述了自己每一章的命名。他选择命名不仅仅看中国名字或者外国名字,而是看哪种更适合。先生淘气地说:“学术上要求整齐,习惯则要求亲切。”所以他选择了西方名称却去教过数学,翻译过外语,现在又写了一本星空图书。对他来说,实际运用最重要,学问之间的壁垒应该全部拆除。
在《天龙》一章中,我们能看到先生也注重中国的因素和角度。他选择了中国角度来观星。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写给中国人的星空指南》,确实如此。先生讲述了观看天龙星座的难度,并配以西方和中国的星座图,让我们看到了该星座的困难程度。此外,先生还教我们以辩证的态度来看星星,斗转星移,正是用在这种情况下的。由于黄极的移动,星星的距离和位置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今天的北极星未必是未来的北极星,而未来的北极星可能是今天的织女星。先生教导我们在星星中寻找轮回中的规律,就像未来佛之前是否有一种未来佛的感觉一样,观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另外,如果您阅读这本书,请务必看一下书前陈四益先生所写的序。陈先生和丁聪合作,丁先生负责绘画,陈先生则写下杂文,他们成为当时的佳话。我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能够再次面世,也与陈先生有着不可思议的缘分。陈先生和鲍正鹄先生谈到这本书时,深深地为无法亲眼见到它而感到遗憾。鲍先生专门为他寻觅到了《秋之星》的复印件,然后在陈先生的推动下,这本书重见天日。看来陈先生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也是令人赞叹的。对于这本书,先生有像萧统重新发现陶渊明一样的情感。陶渊明如今已成为一代大文豪,《秋之星》也一定能够普及,成为家庭必备藏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