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细雨,酷夏的日子有了些许凉意。忽然就想起苏轼的《定风波》,那里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世人谁不爱苏东坡爱他的隐然疏放的气度,也爱他的狂放。叶嘉莹先生的《论苏轼词》则是将这份喜爱跃然纸上。嘉莹先生从苏轼的诗词入手,探讨了三个方面,瞬间在众多的写苏轼的文中脱颖而出。以诗词见人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纬度的苏式态度。原来,在词界苏轼也属于后来居上。苏轼三十七岁才开始进入辞令佳境,在此之前,他忙于政务无暇写作,只专注于小词的创作。嘉莹先生的考证显示,苏轼对柳永的词非常重视,将之视为互相比拼的对手,并且对柳词中的琐碎作品抱有鄙薄不满之情,但同时也对柳词中的雄奇壮丽之特色表示赏识。这种高手过招的滋味妙不可言!苏轼天性中所具有的一种超旷之特质,也就是他的狂放,是发自内心的旷放,具有哲理意味。在词的创作中,苏轼天性中的这种独特特质,又适逢北宋词坛的盛世,虽然他仅以余力为此,但终于开创了一片高远广大的新天地,成为五代以来备受推崇的小词的重要作者。近来一直在读叶嘉莹先生的作品,从《纳兰词全集》到这本《苏轼词》,书的封面都是一眼沦陷的天青色。这本书的设计很有特色,一半是嘉莹先生的手稿,读起来更亲近,仿佛与先生侃侃而谈,受益匪浅。我将这本书看作是嘉莹先生与苏轼的隔空对话,同样命运波折,然而嘉莹先生致力于古诗词研究,孜孜不倦,教诲如人。与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又是何等相似。谨以此篇文字,致敬我热爱的嘉莹老师与东坡居士!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