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的中国史是漫长而复杂的一段长长叙事。作者通过历史哲学的笔法,参照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来探寻一条通往真理的道路,把历史叙事中常见的、读者也乐于见到的权谋与搏杀以独特的方式呈现。
在上半部分,《中国史纲》先从地理空间上讲述历史。中原拥有适宜农耕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人民可以定居下来,精通人际的儒家得以发展。儒家文化的地理依赖性,使得它难以向草原上传播。草原、中原以及中间的过渡地带,地理特性影响民族气质,中国地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多元文化相互掣肘互相影响。历史上的二元帝国,即同时统治长城南北,担纲者都是来自于过渡地区。作者分章节论述了地理特性与人群的精神性以及制度的特殊性。
相对于地理的横向性,时间上下纵向,从君权神授的封建社会(周—秦)开始,到草原和中原冲突融合的汉唐时期的豪族社会,以及到精神超越的古代平民社会(北宋到近代ya片战争)。作者视为三个历史大循环。这部分论述了官僚体系和皇权之间的斗争、社会经济在社会问题上的种种体现,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叙述了中国3000年历史朝代的变迁。
下半部分着重探讨中国在全球的境况。作者借着分析其他大国强国的发展得失,寻找适合中国的发展之路。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理论能给社会多少影响,作者也没有把握。他写这本书是有着学者的理想主义的,希望能从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的角度,推演出中国在世界所处的地位以及将来发展的应对之道,并承担起维护世界秩序的重任。
在每一个章节下面,读者可以探讨和深究,此书的广度之大即使书这么厚还是不足以完整论述和证实。作者所说的儒道佛,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非特权阶级不可抵抗命运的时候,借以应对的精神工具,而真正能改善人类生活的,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谈论了。
作者想表达的太多,政治哲学、历史哲学层面的理论努力,对历史究竟能有多大影响呢?有很多历史条件的孕育,不是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的写作所能替代的,然而学者的本分也许就是要做这样一种西西弗斯式的努力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