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已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够唤起人们多种情绪,让我们感到愉悦、放松、激动甚至悲伤。我经常会随着心情选择听不同类型的音乐。
听音乐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听快节奏的音乐会让人感到更加兴奋和愉悦,而听慢节奏的音乐则会让人感到更加放松和平静。《我们为什么爱音乐》的作者丹尼尔·莱维廷是一位认知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在这之前是位音乐人、录音师和唱片制作人。
这本书讲述了关于音乐和大脑如何协同进化,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音乐对于人类的大脑、思维、精神等的影响,让读者更好的理解脑科学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了音乐分析、心理学与神经科学,解释了人类最优美的神经冲动,述说音乐为何令人着迷。
这本书既有科学性,也有大量精彩音乐案例,可以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例如音高、节奏、音色等音乐术语。同时,根据书中所提到的音乐,中文译者马思遥辛苦整理出了歌单,十分值得收藏。我按译者的建议边读这本书边听着歌单中的音乐,在阅读时更容易理解书中所讲述的内容。
作者在11岁时,靠帮邻居清理花园的杂草攒到约100美元买了一套立体声音响。他自己在房间里度过了和音乐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午后,听了无数张唱片。因为音声太大,影响父母的工作和休息,他父亲送给他一幅耳机,自从有耳机后,彻底改变了他听乐的方式。我也是第一次用耳机听音乐,才听出来左右声场和混响。
作者大学退学后加入了一支摇滚队,他们的乐队发展的还算不错,在旧金山小有名气。乐队解散后,他开始给其他乐队当制作人,在事业蒸蒸上的同时也产生很多疑惑,作者决定重返校园,开始接触神经心理学。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从中找到答案,反倒有了更多问题。“每一个新的问题都帮我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让我更能认识音乐、世界和人类体验的复杂性。”
“很多音乐爱好者都说自己对音乐一无所知。”我就属于这类人,学不会最基本的五线谱,而且唱歌五音都不在调上。但是我听各种音乐时,基本上都可以听出是哪种乐器演奏的。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了。音乐是与生俱来的,在人类的很多活动中,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通过作者和同事研究脑损伤患者的结果显示,处理音乐的区域遍布迄今为止所知的大脑各个部位,也几乎涉及每一个神经子系统。音乐与记忆还有着深层联系。书中充满了作者对音乐的热情和见解,充分发挥了他的资深音乐爱好者特长,更是充斥着对音乐历史及音乐流派的了解。这是一本不可错过充满魅力的音乐科普读物。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