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是有缘,自2015年大学毕业,在南京参加了西部计划的出征仪式,踏上新疆的绿皮车的时候,可曾想过,应了老一辈先贤的那句“献完青春献终身”,迩来将至八载。
岁月不居,人生青春亦有多少个八年我还要在新疆继续待多少个八年一生
人生在年轻时面临的选择,落叶,攥在自己手中
虽限山川,常怀梦想。2015年,在经历国考面试入围却落榜与省考失利之后,在面临安徽省最后一年大学生村官与西部计划的短暂纠结后,毅然决然选择了那年特别流行的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区看看”。7月中旬只身一人,一个双肩包,一张西行的火车票。从此与新疆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回想起面试的那个问题,"为什么选择西部计划”,当时的回答已然变得模糊。但八年之后巧遇《西长城》这本书,应该是最好的答案,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答案。
看,伊犁的河——伊犁河
道阻且长,不行不至。所有的所有,还是要回到生命的本源,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怎么到那里去 TOBEORNOTTOBE······兵团从哪里来,兵团要往哪里去60多年前,兵团事业的奠基人王震将军的打油诗言简意赅的回答了这个问题。“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到了新疆后,我也胡编了一首,算是向老一辈前辈们致敬吧。“生在芒砀山,长在苏豫皖。去家八千里,扎根在兵团。”
新疆的落日,特别的耀眼。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正是三伏入伏,近40℃的高温实属难耐。即使坐在阴凉的办公室里,虽然一动不动,但汗流浃背。可想60多年前的革命先辈们,他们在那样艰苦的的条件下,战天斗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不可思议的毅力,为祖国西北边疆的伟大事业铸就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如此惊天动地,祖国不应该忘记,祖国也不会忘记。但随着前辈们的一个一个老去、离去,那段历史,却越来越离我们那么远。《西长城》这本书,虽与王蒙《这边风景》风格不同,但都是讲的新疆故事,讲的这段6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生活在占据祖国六分之面积上的千千万万的各族同胞,交流交往交融。历史就是由人民这样一点一点创造出来的。兵团、新疆的人民的历史社会实践,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平凡而又伟大的一个篇章。
八个字,八年
文果载心,其心可寄。从精耕细作到茹毛饮血,从农耕文明到游牧文明。从长江黄河到伊犁河,从东业到中亚······历史仍在继续,愿万里长城永不倒,愿万里长城用不到。
新疆的天地,好像真的广阔了些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