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一些前理解、偏见重新打开这部审判。将近27周岁,与初次接触相比,学习了七年的法律。
一定是存在一个巨大隐喻,势必如此。因为正好看完,所以对结局印象至深。牧师的故事显然道出了这本书最最核心。故事本身只是故事,但不同立场、不同时代、不同身份所带来的不同视角,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理解。是卡夫卡在审判这个末法世界,还是末法世界将卡夫卡置于绝境?谁哄骗了谁呢?所谓逻辑和理性,能够解释清楚吗?语言本身都是牢笼,通过主谓宾的强制、语法的死板、前后的规则,思想早已陷入其中。
这场审判,也只是开放式的叙述,书里没有上帝视角,也没有背景陈述。都是从一个点,在暗处观察一位位人物登场。或者借由K的介绍,体现他与K的关系。暂作定位,其实也并非客观全貌的评价。
《Der Prozess》,有人认为应翻译成诉讼,但我也倾向于认为,审判本身更为贴合。prozess-process,暗含着过程,而不是定数或者结果,是缓慢的时空区间。但诉讼能表达这一层意思吗?我不这么认为。诉讼直击脑海的是激烈的辩论,是证据的交锋,是狭隘的法庭上的对抗。但此书展现的并不仅限于此,甚至连正式进入辩论的环节都只有寥寥数语。诉讼不仅偏颇不达意,且难听。审判好像是个定点,是法官宣判后的一锤定音。但审判本身也意味着一种时刻在场的控制、审视和判断。个体时刻处在一种被审视的氛围里。不仅被他人审视,也被自己审视。难免带来许多自责自耗。无论是多么豁达的人,都无法逃离这种审视。像结尾,笼罩着采石场的温柔月光一样,朦胧微弱,但也足以令人无处可躲,甚至迷惑人心。
印象最深的是,很多人物会躲在暗处被突然昭示。那一刻的诡异在于,刚才所谓私密的独处的现实都是虚假的。在被偷窥时,略微感到恶心。所有出场的人物都不可思议地知晓K身处一场指控的事实,尽管无人知晓K到底为何被指控,但也没人好奇。仿佛被指控是很正常的事情,坦然接受了。前述的"不可思议的知晓"和"暗处偷窥"两相结合,恶心的感觉渐渐加深。不仅接受着远处高处的莫名指控,也时刻接受着暗处阴影里的偷窥。无所遁形啊。
K的死刑方式是,被尖刀捅入心脏,并转了两圈。我想那时候已经有枪,有更为利落的处刑方式,但这种在非常安静的月光下缓慢折磨失去意识的方式,既掩人耳目,又略显荒蛮。确乎更为符合一场不知所以又突然终止的审判的结局。
最后K喊出了"像一条狗"一样。谁像一条狗,是肥腻的行刑者还是被静静却又野蛮处死的自己,这并不明确。语言的魅力就在于此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