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曼在不同时期写了有关宇宙的七篇文章,按照偶然、短暂、精神、对称、浩瀚、规则、非具象等特征对宇宙进行了描述。这些文章于2014年结集出版,形成了一本小册子。尽管这本书涉及了宇宙的深奥知识,但并不难读。首先,文章篇幅不长,七篇文章组成的小册子虽然有150多页,但排版行间距较宽,读起来很快。其次,莱特曼善于使用比喻的手法,使抽象的概念更易于理解。例如,他将理论物理的地位形容为科学边界瞭望哲学与宗教的前哨站,非常易懂。还有,莱特曼运用诗意的语言,翻译也贴切,如描写宇宙的文章像散文一样生动。最后,译者还在书中加入了一些注解,方便我们理解一些基本概念。
然而,尽管莱特曼写了关于宇宙的科普文章,他的观点仍然具有兼容性。他并没有刻意神化科学,现今这种做法相当令人反感。在开篇的《偶然的宇宙》文章中,莱特曼非常坦诚,指出永恒膨胀和弦理论都“没有科学实验证据...都有可能是错误的。”在《短暂的宇宙》一章中,他更多地探索了宗教话题,甚至引用了佛教徒的观点。在《精神的宇宙》一篇中,他引用其他人的观点:“科学就是21世纪的宗教。”并提出宗教与科学仍然是塑造文明的主导力量之一的观点。因为科学不能解释一切事情。最重要的是,科学永远无法证明或否定上帝的存在。
从《对称的宇宙》开始,莱特曼开始深入讨论一些理论,如希格斯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自然演变的特性。他用蜂窝让人们更容易理解。在《浩瀚的宇宙》一章中,他引用自己在爱琴海航行的经历来阐述宇宙的无限性。莱特曼似乎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因为他引用了阴阳概念、长城意象以及永乐帝在紫禁城的例子。实际上,尽管这本书的主题是宇宙,但莱特曼更多地讲述了生活方式,在《非具象的宇宙》中,这一倾向非常明显。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