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对这本书的关注点是它的材料和在历史学领域的独创性。然而,我发现李老师使用的材料十分经典,并没有较新的观点。另外,这本书的叙述逻辑对我来说习以为常,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深深吸引我。然而,罗祎楠老师的讲座为我之前的看法提供了一些非历史学的写作背景,使得这本书的意义更加全面。我并没有将这本书单纯地看成一个“老派”的作品,罗老师的观点促使我重新思考关于政治学理论背景方面的丰富性,并且认识到达到“突破目标”可能需要更多的努力。罗老师的观点强调了对现代性研究的认识论转向,即将研究过程本身纳入讨论。他将《现代中国的形成》的观点作为一种构建历史意义的现代性研究路径,通过以历史共性结构为导向来比较中西方道路的个性机制(而其他三种路径则分别是以韦伯的《中国的宗教》为代表的文明理想型比较、赵鼎新的《儒法国家》为代表的资源结构构型比较以及加州学派为代表的控制性比较)。这种方法与“目的论”进行对抗(尽管我仍然认为这是一种很古老的研究倾向),通过共同的结构比较中西方道路,最终展示出中国道路本身所具备的历史意义。对我而言,最受启发的可能是罗老师提出的“认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并不是最根本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认识世界的本质”,这或许才是推动改造世界的动力所在。从认识论转向的意义上看,这本书或许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