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很多人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往往会迷失自己,忘记初心。
好像我们在生活中压力很大,面对各种竞争,只能不停的奔跑,但是跑着跑着,只觉得很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跑,也不知道自己要跑去什么地方。
其实,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需要懂得适时停下来,反思前进的方向,这正是《止学》所要阐释的“知止”之道。
《止学》是隋代思想家王通所著,全书分十卷,系统阐释了“知止”的核心思想。“知止”指在追求过程中保持清醒与理性,掌握度量,做到适可而止。
《止学》强调智慧的运用要有章法,不能过分聪明反被聪明误,智者看似顺应环境,实则深谋远虑。
首先,“知止”讲求适度,过犹不及。
李靖是唐代著名的武将,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为唐朝立下不世的战功。安史之乱期间,他率军击败叛军,平定了这场动摇唐王朝根基的叛乱,功勋卓著。
由于军功赫赫,李靖官至太尉,权倾朝野,成为唐玄宗身边最得力的大将。
然而,在功业巅峰的时候,李靖显露出超凡的气度来。他深知一人之力永远有限,权力过大必然招致旁人非议和嫉恨。为了避免功高震主、引火烧身的危险,他自觉请辞太尉之位,主动退隐到江南隐居,不再过问朝政。
退休后的李靖采取断绝世间纷扰的生活方式,与世无争,避开权力中心。他在江南种植花卉,与大自然为友,读书练字以自娱。没有了官场纷争,李靖安享天年,最终以100岁高龄长寿终老。
李靖的故事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它启示我们,一个人在功业、事业达到顶峰时,就应该知止息,主动退隐而不必紧紧抓住权力不放。及时退场,避开是非与攻讦,才能享有长久的宁静与满足。
李靖的故事充分诠释了“知止”的人生之道,成为“退藏海市”的典范。
其次,“知止”要顾全大局,不可片面追求。
秦末民变时,项羽和刘邦这两支势力崛起,成为夺取天下的主要竞争者。开始时,项羽的军力明显占上风,他先入主咸阳,掌控了中原。而刘邦只能率军突围,退守关中一隅。
按理来说,项羽此时只需围歼刘邦,就可统一天下。但他自负盈望,认为刘邦已经无力回天,着重想速战速决。项羽不听谋士范增的劝告,执意率主力先去消灭其他小的反秦力量。这给了刘邦可乘之机,趁机东出函谷关,攻占关中,实力大增。
到后来形势反转,项羽被迫与刘邦决战,终因败北而自刎身亡。项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他片面轻视刘邦,没有顾全大局。
由此看来,做事不能只见一隅,要放眼全局;也不能自负自大而不求谋,否则就可能因战略眼界局限而败北。
“知止”之学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大局观念,谨慎求助谋士之言,方可事事顺利。
最后,“知止”不必强求,适度便好。
之前在工作时,为了升职加薪,早点“财富自由”,所以我拼命工作,经常加班,放弃很多自己的休息时间。总想着赶紧挣钱,买房买车。
但是,这种拼命表现的生活方式,让我身心俱疲。我疲于奔命,压力越来越大,反而效率下降。我失去了工作的乐趣,变得憔悴,身体也亮起了红灯。
后来我意识到,生活的智慧不在于拼命表现,而在于平衡自我。一味苛求完美,会使人精疲力竭。我开始保持工作兴趣,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生活的智慧在于掌控工作节奏,与自己和解,不必强求行事完美。
现在我学会了工作的止点,既尽心尽力,又懂得适时休息。在重拾了工作的激情之后,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
我们不应该为了奋斗而奋斗,成为工作机器。相反,我们要懂得工作止点,与自己和解,追求生活的平衡。
《止学》启示我们,智慧在于掌控节奏,而非鞭策自己;在于打开视野,而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于适可而止,而非力争上游。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保持理性,懂得停下来,反思前进的方向,才是真正的“知止”之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