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是因为高中的一篇《私塾老汪》,老汪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理解,角度怪异但又却很是合理。如果身边有交心的朋友,远方来的人不是添堵吗这样的反问好像在挑战传统的观念,让人发笑,又让人深思。
后来,读了整本小说,更是有一种对人与人的关系亲密疏离,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转变的深度理解。每个人的行为看似都很诡异与让人摸不清,但却很合理,很符合其人设。好像每个人都是坏人,但好像每个人都不是坏人。人的心思就是这样的不合理与合理之间的矛盾。
杨百顺,三次换名,好像都是在和过去做斗争的妥协。童年时,因为喜欢罗长礼的哭丧,到后来几经波折,最后还是取名罗长礼。
故事中没有人杀人,主人公都有杀人之心,但是为什么都没有杀呢? 因为他们在杀人之前都会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或许是因为他们内心对杀人还是犯怵的,或许是因为他们还有牵挂。所以他们对待那些伤害过他们的人,只是离开,好像离开了这算是伤痕的地方自己就会得到解脱,重新开始。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一直在寻找的原因,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解脱,抑或是让自己有事做就不会再去纠结什么。
关于友情,在整本书中不乏看到很多朋友反目,或者自己把真心掏出去却换来别人的讥讽或者谣言。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馒头的故事。话说两人是最好的朋友,但是却因为在赶车旅途中,遇上风暴,一人问“有吃的吗”,另一人答“没有”,但是在夜里却发现这个人在吃一个馒头(因为他突然发现有个馒头落了出来但又担心他的朋友认为他在骗他而独吞了)。可这就惹怒了他朋友,自此两人成为仇家。友情,好像很怕背叛——我把你当朋友,把我的重大私密事告诉你,但是你却在背地里因为别人的推波助澜而传播谣言。是这个世上没有交心的朋友,还是世上的人都不值得交心呢?
关于师傅带徒弟。学门手艺,找个师傅,看师傅脸色,忍着,才是大智慧。但是从结果来看,这种恩怨积累久了,也会很难收场,也就怪不得老曾对杨百顺解释老裴为什么不让他当自己徒弟:“患难之交可以做朋友,咋能做师徒呢”
总的来说,《一句顶一万句》需要沉心去体会,感受故事中每个人的话,每个人的行为,不合理中处处合理的处理,对应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过程。主人公一直在寻找,找的是什么,或许也是我们人生中应该去找寻的,至于是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