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这本书大名,但一直觉着是鸡汤文,直到今年捡起,才发现自己近些年思考摸索的与书中内容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从小都是一个模板型好孩子,虽然青春期也会和父母吵架,但总体而言还是非常听话懂事的乖小孩。和父母的“战争”是20出头才爆发的。当时我考研失败,上着不喜欢的班,希望父母能够资助我去香港读一年硕士也被拒绝。非常低谷的时期,我把一切不顺都甩锅给父母,以此来找到一个抱怨的出口。也就是所谓的“原生家庭问题”。
那几年是我们关系最紧张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不被爱,沉迷于“差不多金额的钱为什么宁可买车也不愿意资助我”“为什么要在我考研时给我那么大的压力”…我开始把负面情绪倾泻在他们身上,埋怨,找茬,乃至于吵架。我忘记了我们原本也有很好的家庭氛围,试图用消耗爱的方式去证明和索取爱。
我想如果我早点看这本书,就会早点领悟到,这些不过是我为自己失败找的借口,是我不想直面自己失败、不敢继续努力的借口,不是造成我失败的原因。
好在后来我也一步步从当时觉着迈不过去的失败中走了出来,与父母的良性沟通也越来越多,对彼此的信任和理解也越来越多,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相处的方式。有一天我对男朋友说羡慕他父亲可以在工作上给他传授经验,我说的很由衷而平淡,因为羡慕他不代表我在嫌弃或埋怨我自己所拥有的,如同书中所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开始打开这本书是因为不久前我和好朋友闹掰了。在一个失眠的晚上,我复盘整个相处过程时突然惊觉:我有严重的讨好型人格。
我不喜欢与人冲突,不太会拒绝别人,却又偏偏心思细腻,很多情绪可能在积累久了时才会表达出来。之前好朋友的一次谈话中,我忍无可忍的说出:“我好像在做一场没有预约的心理咨询”。当我说出这句话时,我们都没有意识到,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现在复盘时,我和她这些年无意间构建的是更像是纵向关系。她是个优秀的人,在许多事情上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也是个很容易给人压迫感的人。随着时间的推行,我们之间的沟通变成了一个套路,这个套路中她好像无形中成为了裁判员或者咨询师的角色,显然这种关系很难持久,适当的距离或许才是长久之计。
当我看到课题分离时,我想穿过书和哲人拥抱一下。从小我习惯了当“妈妈”当气氛组,照顾大家的感受,调解群体中的气氛。但当一个人只能给别人提供情绪价值时,他的重要性其实已经开始下降,首当其冲的就是他自己的情绪不太会被重视了。
课题分离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分离需求。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让步自己的需求或者把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混为一谈,而是实现自我需求的途径。比如,如果我很重视在团队中的被需求感,我会积极主动去调解氛围。当我状态不好时,我不应该还继续把调解氛围作为我的责任和工作,我应该正视自己的感受并敢于表达出自己的需求:今天我不想被需要,我想被关心。
最后,感谢这本书,带我走出了2023年前半年的一些乌云。希望今后每一个此时此刻都能被珍惜和重视。我也好奇,跳着跳着,命运会把我带去哪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