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衣谷
我们知道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国富论》,从经济学的角度说明人的本性是利己的,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同时,也强调行政的干预于经济活动,会推进公共利益,成为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
本书探讨了财富分配中出现的贫富分化局面,深入研究了财富不平等为何自古以来一直成为了人类社会的普遍特征。通过华盛顿州立大学人类学杰出教授蒂莫西•A.科勒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考古学教授迈克尔•E.史密斯编写的《不平等的一万年》,从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角度去看待财富为何一直出现不平等的情况。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每章涵盖不同领域的考古和人类学研究成果。第一章为《财富不平等渊源的追溯》,通过人类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导致财富不平等程度的影响因素包括生产资源和生产方式不均衡,人口增加,政治复杂程度、生产工具的技术水平和制度的变化。另外,本章中也介绍了基尼系数的概念,在全书中多次运用。
第二章为《从考古学角度测量不平等》,介绍了家庭手工艺品组合数据运用洛伦兹曲线分析古代国民收入分配问题的方法。通过中国北方和拉丁美洲的案例,展示了人类早期复杂社会的发展形态。并且,作者也客观说明了运用家庭手工艺品组合数据去做考古论证财富不平等是有意义的,但也需要先解决三个问题。
第三章讲述了实现考古不平等综合指数的方法,并且在运用基尼系数进行考古案例分析中,列举了印度洋港口城市姆特瓦帕港和焦尔港的考古不平等指数。
第四章运用了基尼系数的方法,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布里奇河遗址渔业采集业社会不平等出现假设进行了检验。本章列举了布里奇河遗址和弗雷泽峡谷中部的考古研究,并用图表直观呈现了财富不平等问题的差异。
第五章探究了公元600-1300年北美洲西南部普韦布洛地区变动的社会契约。通过普韦布洛一期村落的生活方式,以豪宅为标志的查科地区射虎体系代表了社会组织结构的成长,以及成员平均劳动创造财富,增加价值,但同时也会导致不平等加剧。
第六章研究了美国霍霍卡姆地区结构数据的区域模式,指出剩余生产的总体潜力将决定不平等的发展程度。
第七章详情探究了密西西比腹地不平等程度之检验,包括了一些有趣的考古研究,指出土丘和大型宴会的出现证明人们极力掩盖或者努力弥合贫富差距,也预示了现今新兴国家类似贫富悬殊的情况。
第八章针对农业、不平等和城市化,列举了两个案例,分别是考古实例1—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和考古实例2—德国西南部。作者侧重说明了德国西南部的农业扩张使得城市化成为可能,但并未引起激进的社会动荡。
第九章继续探讨了美索不达米亚社会不平等的发展轨迹。通过该时期的墓葬数据和家庭住宅数据的计算,作者得出了财富的不平等程度。
第十章研究了前西班牙属瓦哈卡山谷财富不平等的评估,主要集中在住宅空间和手工艺品分布的情况展示瓦哈卡山谷的财富不平等局面。
最后一章对深刻财富不平等的总结和结论。不仅仅局限于聚焦已能用文字记录历史的国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研究财富不平等的问题,还可以从人类学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