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辔登车慕范滂,神人姑射仰蒙庄。 小词余力开新境,千古豪苏擅胜场。 ——叶嘉莹
白先勇形容叶嘉莹,“她的华丽是天生的”。
她被誉为“中国蕞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叶先生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在了中国古典诗词里,她的作品深入浅出,让更多年轻人轻松领略了古典诗词的美,巩固了诗词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这本《叶嘉莹论苏轼词》,是叶先生的亲笔手稿,这份手稿收藏在四川大学,甚为珍贵。
她说苏轼天性有两种特质: 一种是儒家用世之志意,另一种是道家超旷之精神,前者用来立身,后者用来慰藉。
那么苏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词的?
叶嘉莹先生说,苏轼是被调到杭州任职时,才开始尝试写词,时年37岁,是在政Z失意以后,才以闲情闲笔来写小词的。
那时候苏轼写的都是一些游赏山水的令词,算是遭遇挫折后的一种排解之力,影响了苏轼词的风格,表现了超旷的特色。
苏轼作词受到欧阳修和柳永的影响。
苏轼与欧阳修区别: 苏轼蕞早写的词,是从小令开始的,其实与欧阳修风格接近,两人都喜欢借外景游玩来作情绪的疏放。 但欧阳修大多是写景抒情为主,而苏轼往往直言哲理或直写襟怀。
苏轼与柳永区别: 苏轼尝试长调慢词时,第❶首.长调《沁.园.春》就是受柳永词的启发和灵感。 苏轼写“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仿写柳永的“孤馆灯青,野店ji号,旅枕梦残”。苏轼欣赏柳永词的高远之气象。 柳词有萧瑟凄凉之意,而苏轼词则境界开阔,拥有超旷高远的风格。
当然了苏轼的词,更多的是以旷达词风为主调,但也隐现一种失志流转之悲,比如非常出名的《水调歌头》《定风波》都表现了苏轼内心深处的一种入世与出世之间的矛盾的悲慨。
叶嘉莹先生指出,苏轼的词也有小的瑕疵,有“率易之笔”,比如《减字木兰花》中有“乃为作此戏之,举坐皆绝倒”之言。
叶嘉莹先生对古典诗词的慧悟,来源于天性禀赋和多年学问的积累,也来源于年轻时经历过的磨难。
叶嘉莹讲的诗词,不仅注重每一个词人的特殊成就、风格,也注重词史的发展和词人彼此之间的传承、发展和影响。
有幸遇到这本大家小书,被朋友疯狂安利,受益匪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