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信息—结论
总体来说,这本书没有读完,一是因为越读越像是data的堆砌,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思考和归纳,更像是“科普”,二是感觉自己对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文化并不是很感兴趣,就没有读完。但还是打算把书里一些觉得有触动或者想留下的文字记下来。
—关于遗忘、流行和商品—
从人类创造“流行”的程度来看,人类还是容易遗忘的。也就是说,人们容易将注意力转移到新鲜事物上。正因如此,我们的社会才需要大量的商品,给人们提供遗忘的空间。所以,在19世纪30年代的时候,从法国社会起源的“流行”现象就与市场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包括资产阶级的沙龙中“actuality”一词的流行、日刊报纸的盛行、零售商店商品展示橱窗所带来的商店的“精品店”化,产业的景观化。
—时髦的时代—
人们就算通过所谓的“更新潮”的服装和发型特征,进入了“流行圈”,之后也会有源源不断的追随者和模仿者,因此他们不得不逃到下一个流行圈中,这就是“棋盘上的消费游戏”。
—日常—
在日常成为狂欢,狂欢成为日常的社会中,可以说,真正的狂欢气氛和狂欢之场所反倒消失了。
—亲密性时间和公共时间—
通过假定一个“现在”,将时间限定为一种空间。以“现在”的视角看,可以看到时间的延续。“过去”与“未来”不可思议地结合到一起。假如某人意识到某一个时间会在电视上播放足球比赛,他便会早早结束自己的工作,在节目开始之前就回到家。这也是我们忘却了亲密性的时间,而将自己的行动同电视节目表保持一致的表现。
从1980年开始,时间意识的加速和生活方式的同质化组建显现。媒体有力地推动力公共空间的共有,“现在”不知不觉地由媒体呈现出来,而亲密性的“自我的现在”变得不复存在了。并且,便利店的出现使得生活方式逐渐同质化,所有的特殊性、风土、时节都被剥夺,我们的生活环境被平板之上所罗列的固有名词所取代。
—...—
年轻人文化从“痞坏感”走向了“卡哇伊”,这种兴趣的变迁,是平行于这些社会变化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