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苏轼,最先想到的是他的哪一句词?
正值岭南荔枝季,伴着一口口荔枝甜,真的很难不想起他那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本小书,太适合在盛夏的午后,泡上一壶上、捧上一篮荔枝慢慢读。
大多撰写苏轼的作品都绕不过他坎坷的人生,但这本精致的小书却另辟蹊径,将视角聚焦在苏轼诗词之本上。作者认为苏词之中藏着他的两种禀赋,即“儒家用世之志意和道家超旷之精神。前者是他欲有所为之时的立身之正途,后者则是他不能有为之时的慰解之妙理。”这两种禀赋支撑者他虽历尽坎坷,却能够悠游其间。
关于苏词有两个未解之谜:苏轼早年是否对于词之写作全无兴趣?如果有兴趣,又何以晚到将近四十岁才开始着手于词之写作。作者追本溯源,发现苏词的变化背后与他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苏轼之开始致力于词之写作,是当他的“以天下为己任”之志意受到打击挫折后方才开始的。
苏词常与柳词做对比,作者也对比了两人词中的异同与传承。虽然苏词在早期受到柳词的影响,但很快就突破了局限,走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苏轼与柳词的关系就像他与欧词的关系一样,早期作品中受到了影响,但终于突破局限,开拓出自己的道路,以超旷之风格为主要方向。
作者非常欣赏苏词不同于柳词的超旷特色,写道:“苏轼之词,虽以超旷为其主调,然其超旷之内含却并不单纯。”他的儿女之情表达用情而不被情所累;旷逸之怀则未全然忘情于用世之念,寻找中有隐居。偶有失之粗豪浅率者,则是高才未免于率易之病,需要加以区分。
书中保留作者原文手稿的设计很喜欢,带来一种直接阅读原稿的真实体验。就像走进一座藏满珍本的图书馆珍本馆,与灰尘深处挖到一叠手稿,凄寂无人,只有你一人细细展读。
阅读底稿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功力深厚,几万字洋洋洒洒,充满引经据典,观点深刻且佐证丰富,几乎没有删改涂抹,一气呵成。
作者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一生坎坷。很小时母亲去世,结婚后丈夫被监禁她也受牵连,中年丧女,大陆、台湾、海外流浪。但她将悲痛化作满腔才华,在流浪中诗词成了她心灵的故乡。她学习英语,一生致力于将中国诗词传播到海外。
现在她已是百岁高龄,或许是仅存的满腹诗书的民国才女。能够督导她的文字,实在是一种幸运!
不论书的内容如何,单就装帧设计就是我喜欢的。这本书本身似乎就是回答“为何还要读纸质书”的一个标准答案。最喜欢的是手指翻过书页的触感以及纸页翻过时留下的纸墨香,甚至纸页摩擦的沙沙声让人沉迷。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