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早期中国的鬼》,以为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早期在中国发生的种种志怪故事。然而通读下来,发现其更似一种论文式的论述和分析。通过对过去史诗、民间传闻、典籍记录的方式,分析了“鬼”在早期中国政治、伦理、人性、现实中的作用。此外,还对中国道教、佛教等宗教关于“驱鬼”的应用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剖析,让宗教在驱鬼方面的作用明晰起来。
在早期中国,"鬼"和"神"被视为人或非人的物的灵体。道教中众多的鬼的名称,无一不来自人现实的想象和恐惧,是意识的具现化,是假想敌人的抽象化。在物质和信息闭塞的时代,人们只能从怪力乱神中祈求安慰,假想出一个具现化、抽象化的敌人,并通过拥有"通灵"能力的佛、道力量来驱除它,达到战胜灾病的目的。因此,佛教和道教能够借由"鬼"和"神"奠定在民间的安慰剂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信徒。
道教与佛教不同,扮演着超度亡灵、饿鬼保佑生人平安的角色。这与人们祈求平安顺遂的希望不谋而合。因此,道教的"驱鬼"在安定人心的社会过程中有着一定的社会作用。
"鬼"的出现和延续是中国文化延续的一大证明。不同的鬼代表不同的需求,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好鬼与恶鬼相互制衡、相互相生。人们通过好鬼和恶鬼来记录和评判某些历史名人的事迹,用善鬼延续仁者的思想,用恶鬼贬低罪犯的恶行。群众在看待鬼有害怕的时候,更有坚强的时候,其中最坚定的还是正义战胜邪恶的心绪支撑着人战胜鬼神,不断走向现实和面对现实。
鬼神在早期中国的政治作用也不可小觑。即使国家和政权极力遏制宗教仪式和鬼神传说,也无法完全灭绝人们对鬼神学说的"迷信"。在一定程度上,"天子"也是某种非道教、佛教的鬼神信仰而产生的政权力量。要看到一个地方的宗教信仰对当地的作用,分析其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
认识文化中的鬼神,好过于无端地害怕鬼神。《早期中国的鬼》对古代文献中鬼神的学说有了初步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促使唯物主义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本土宗教在鬼神方面对于促进社会安定的特殊作用。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