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夏天,因为看了王汝刚推荐的一本描绘上海的书,我买了这本书。然而直到23年春节才开始看,一直断断续续,直到23年夏天才看完。
我对这本书的初印象是:我觉得书里描绘的上海和我太陌生了,就好像我们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书中描述的乱七八糟的男女关系让我感觉像在看美剧。虽然这是一本小说,而且我也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但是看得我有点恶心。
我本来就很少看书,而且可能已经有二十年没读过小说了,看完后我只记得小毛阿宝和沪生之间的兄弟关系,其他男女关系都混乱不清。
最后,阿宝说法国人不懂上海,我大抵也是不懂的。平时扫街时不知道去哪里的时候就去外滩。按照沪生的说法,乡下人拍上海,就只能拍外滩。但是通常来说,上海的情怀必定在浦西。
在07年,18岁之前,我对浦西的印象只是去那里上课。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座上,看着轮渡靠岸后密密麻麻的自行车鱼贯而出;在和叔叔姐姐一起坐的公交车上。
在20年,31岁之前,我对浦西的印象只是谈情说爱时去过的一些商场和电影院。那时候也没有那么多受欢迎的打卡地。
在20年,31岁之后,因为开始玩摄影,所以去过一些书中描述的场景。夏天我赤膊躺在路边的躺椅上,在热情的牙索爷爷那里有时也会互动,还去过许多次即将被拆除的废墟。情怀中的上海应该就是这样,市井气息中带着一些温度。
但是上海中间有一条江。对于浦东土著来说,上海就是一幢幢盘根错节的私房,是夏天暴雨后的水漫金山和鼻涕虫,是在30年里平地而起的无数高楼大厦。
上海是不断变化的。每个人眼中也都有自己对上海的印象。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