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是一部当代作品,但无论是回环的歌曲、抒情的诗笔、巫术与童话还是对爱情的热烈追求,都透露着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子。
然而缝隙处又跳跃着现代词汇:护照、工会、社会科学… 这种反差和割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尽管不了解今天的海地,却在特鲁约的文字中读到了一片接受着工业冲击、而尚未完全祛魅的土地。
叙述者把自己的讲述镶嵌在一个与内容无关的写作动机里,他有一个钟情的女子,仅有数面之缘,为了将这本手稿放在她门前,他记录下与三位前辈的过往。这种叙事模式和动机也同样让我想起几个世纪前的骑士、沙龙、女主人… 自我塑造的坚贞不渝。
这动机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奇特的张力:“我”孜孜不倦追求爱情,然而构成生活与回忆的却是与“我”一同生活的前辈们。
“我”在小说中的代号是“作家”,与外国人、历史学家、拉乌尔生活在一栋旧公寓里,外国人的足迹遍布许多国家,有无数故事;历史学家抛弃了高贵的出身,总穿着拖鞋;拉乌尔徘徊在墓地,对死人更感兴趣。
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核心秘密,当前辈一个又一个离开世界,“我”才了解到他们的过往,他们在叙述中也终于成为一个个有着时空维度的立体的人。
外国人从没去过任何地方。他的房间墙壁上画着他所有故事中的主人公。
历史学家从小就喜欢历史书里美丽冰冷的女王,他娶了一个同样美丽、同样冰冷的妻子,她出卖了历史学家的挚友,造成他的出走。
拉乌尔年轻时没能救起一名少女,少女的母亲为了留住女儿,编造了一套水神的谎言,拉乌尔就成了那个能传达水神心意的人。于是日后倘若有水中溺亡之人,家属便会请他来通灵传话。
小说里的外国人讲了很多故事,最喜欢的是“寂寞之城”的故事。一对夫妻为了对对方保持忠诚,防止新的邂逅,就拒绝所有的礼物和邀约,从不和邻居打招呼。渐渐地,人们厌倦了这种努力,纷纷搬离此地,只留这两个人在豪宅中,留下荒草与空荡。
《爱,趁我尚未遗忘》中有很纯粹的情感能量,我认为这在当代文学中已经变得陌生。一种蓬勃旺盛、甚至生涩莽撞的生机。不同于日式添加糖精的治愈,不同于欧美诙谐或生硬之下的通透。那是一种,你必须对未来一无所知,才会流露出的生命力。
鲜血淋漓,但前路未卜。
青春… 吗。
说实话,在读这本书时,时时感受到笔锋不够老练之处,语句接缝处突然一阵粗砺,或是概念使用的不熟练。不过也是在这些地方,体会到作者这个真实的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