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卷(传唐褚遂良摹本)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卷传唐褚遂良摹本,晋代王羲之书,唐代褚遂良摹。纸本,行书,纵24厘米,横88.5厘米。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山阴名士四十一人在兰亭集聚,修禊祭,宴曲水。当场赋诗,合为一卷,王羲之即席作序。这篇序文内容美丽动人,感情和手法俱佳,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流畅优雅的风格,被后世视为行书的典范和楷模。
唐太宗李世民非常欣赏羲之的书法。他在获得《兰亭序》的真迹后,曾命名家褚遂良、欧阳询和弘文馆的拓书人冯承素摹写数本,并派发给臣下,以广泛传播。据记载,兰亭真迹已随唐太宗葬于昭陵。
这些唐代摹本主要分为两个体系,一是褚遂良摹本,存世的有褚遂良、虞世南和冯承素的墨迹摹本,多属于这一体系,其中冯承素的“神龙本”最接近原作;二是欧阳询摹本,刻帖“定武本”即源自欧阳询,是现存最好的石刻帖本。
这卷卷传为褚遂良所摹,所以卷前有项元汴的题字“褚摹王羲之兰亭帖”,简称为“褚摹兰亭”,但并不一定准确。全卷有宋、元、明各家的题跋或观款,以及215方的鉴藏印记,其中包括两方北宋的“滕中”印和南宋绍兴内府的“绍兴”、“内府印”、“睿思东阁”等印章为真品。第一后纸上米芾的诗题以及7方印章也是真品。因此可推测此卷为北宋米芾所亲自临摹的本子。
全卷由两张纸拼接而成,前纸19行,后纸9行,行款排列较为松散均匀。临摹为主,辅以勾描,因此书写流畅,也具备一定的功力。
此卷的流传和鉴藏历经北宋滕中、南宋绍兴内府、元代赵孟頫、明代浦江郑氏、项元汴和清代卞永誉、乾隆内府。曾被清代顾复的《平生壮观》、卞永誉的《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的《大观录》、安岐的《墨缘汇观》、清代内府的《石渠宝笈·续编》和阮元的《石渠随笔》等书所记录,并刻入《兰亭八柱帖》。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