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我读过《作文十九问》,那时我只有30多岁。今年我46岁时再读,感觉完全不同,收获也更加丰富。本书从文字的运用和布局上谈到了写作的整体谋篇,再到审题立意、如何有破有立、如何仿写,甚至讨论了文学的价值和作用。作者的文风平实有力,读起来非常亲切。
写作就像做人一样。人生道路并不平坦,会遭遇起伏、转折和困难,而写作也是如此。书中提到许多文章都由三个环节构成:目标、努力和干扰。其中隐含着一个“克服干扰”的阶段,与我们的人生经历非常相似。
问答的技巧就像做人的分寸一样,需要把握得恰到好处。以前有个皇帝问他的大臣认识多少字,那人回答:“臣识字不多,用字不错。”大臣们大多都是进士出身,熟读经史。但他不能自夸自己知识渊博,以免被当场考倒,所以先说“识字不多”。紧接着,只谦虚也不行,还要表明自己有真本事,不是混吃混喝之辈,所以下面就说了“用字不错”。能够做到这种不卑不亢的境界,需要多年的历练。
文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传世”的文章,一种是“酬世”的文章,后者可以说就是为了应付社会的需要。你可以选择不“酬世”,但同时也别指望能得到别人通过“酬世”所得到的东西。这很像我们生活中的你我,我们可以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为了生活而工作。我们可以不低头向社会屈服,但同时也不要期待得到社会所给予的报酬。
对文章的构思要注意长度的选择。试想一根绳子的一头拴着一个铁环,另一头拿在手里。我们一面把铁环抛出去,一面把绳子拉紧,这样它就会在空中画着圆圈飞行。这就是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写作构思的时候,一方面要紧紧围绕着题目,一方面要能自由地展开想象。文章构思就好像在离心力和向心力之间寻找平衡,只有离心力或只有向心力都是不够的。我们手里绳子的长度,就是文章的长度。写长文章,题目可以往前延伸一些,笔墨篇幅可以更大。写短文章,则题目的延伸应该少一些,内容切入点可以更小。
文章写得不长就意味着离心力不够强。
勤能补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所谓“补拙”就是指一个人学一点自己的知识之后,可以借把人家的十倍的心得,以及将人家的成就重新创造出来。这样即使天分低一些的人也可以赶上天分高一些的人。理论上,一个“拙而勤”的人,他的成就往往能赶上“巧而懒”的人。
在写文章时,有时候不能太着急,需要稍作停顿,放慢节奏。这就像在社会中奔忙的我们需要放慢脚步,有时需要停下来,这样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前进的道路。
此外,书中提到了一些写作技巧,比如“文章立意要自然而然,不能勉强,没有绝对的写作规则”,“评论文章需要说出别人说不出的话”,“写议论文是学习如何适应社会,写抒情文是追求自我,议论文是为他人,抒情文是为自己”,“观点性文章可以采用三段论结构,即赞成、反对、调和”,“蛇衔其尾”的技巧,以及写文章前阅读一些诗词来启发创作等等。这些简单的规则背后的掌握需要大量的努力。
写文章的时候切忌匆忙,有时需要缓一缓,放慢节奏。这就像在社会中快速奔跑的我们需要放慢脚步,有时要停下来,这样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前进的道路。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