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这本书的名字可能有些误导人,它并没有真正以主角为中心,而是描写了一个群像。甚至还有意识地淡化了所谓的主角忆秦娥的形象。陈彦老师在后记中也透露了他写作的动机,他想描写的是以秦腔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事业中数代人在历史潮流中坚持不懈的艺人们。文化的发展和立足最终是取决于从事这项事业的人们。他们默默无闻,努力跟随时代的变迁在台前幕后贡献给观众。
因此,这是一个群戏,并不是现今常见的以女主角为主的故事。如果以这种期待来阅读这本书,就会低估它的价值。有人说这本书的主角没有立住,怎么能得奖。但恰恰相反,我认为正是因为作者根本就没有打算写一个主角,忆秦娥一生都是懵懂的,仅凭本能随时代的起伏。她好像没有特别的爱或恨,没有自我意识或真正的理想。但仔细想想,人生不就是这样吗?糊里糊涂,这正是大多数人的现实。我们可以说忆秦娥幸运,但她身上肯定有她幸运的素质,以及被这个行业选中的品质。那就是踏实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不问功成名就,为了观众而努力。
所以,陈彦老师到底想写什么呢?陈彦是秦腔人,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秦腔事业中。他曾经是小县城剧团的编剧,也是陕西最高曲艺机构的领导,但他心里一直认定自己是秦腔人。他是著名的编剧、导演,也是优秀的作家。他的文笔常常带有编剧的特点,并不是那种充满文学性或哲学性的文笔。特别是《主角》这本书,是专门讲述他长期投身的秦腔事业的主题,他充满了一种热情和朝圣的感觉。因此,他的笔法似乎附加了非常古典的“传奇”特征,给整部作品带来了一种传统戏曲的复古美感。文章的叙述工整、细致、精确、仁慈,缓慢铺陈,每一招每一式都有滋味。
从这个角度来解读陈彦老师的写作方法:“弱化叙述性语言,强调对白。”这本书最重要的是对白,有大量丰富的对白。近百个角色出现在这篇78万字的小说中,其中有五十多个是重要角色。这些人物几乎都通过对白来展现自己的特质,让人物自己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这是明确的剧本化写作。因此,书中有许多精彩的对白戏、群戏和复杂的长篇对话。我们必须通过对白来理解人物。这一点非常有趣。如果读者没有意识到这点,很容易忽视对白,觉得人物模糊不清或者没有立体感。有些人甚至觉得故事太简单,人物太刻板,对话太啰嗦。这完全违背了某些读者追求速读和刺激的期望。也许大家忘记了如何去阅读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或者早已忘记了。
但对于二次创作者来说,这样的文本充满了创作空间,非常适合二次创作。对导演来说,故事已经成型,可以随便选取一个切片进行延伸;此外,通过对白创造出人物,通过对白探索人物的动机和行动轨迹,是二次创作最有趣、最容易成功的地方。它将大大丰富原著。而且这种创作非常灵活,千变万化。
因此,普通读者不妨以创作者的心态来阅读这本书,也许会有更多的感受。毕竟,激发想象力也是文学的本质之一。
就像看一场戏,看热闹的人只是看着就过去了。然而,愿意琢磨的人能品味出更深层次的味道。
因此,《主角》即将被改编成电视剧的消息一出来,我就非常关注。据说由张艺谋导演,是他的第一部电视剧作品,非常令人期待。不知道这位73岁的导演,还会以怎样的方式展现这部源自他自身文化根脉的重要作品。
在张艺谋的电视剧推出之前,一个好消息是:官方将于2023年7月中下旬首先推出《主角》的有声书。由有声表演艺术家王明军和小曾联袂演播。这是一个业界罕见的大型演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相关信息。
有声作品如何呈现陈彦笔下深情的秦腔颂歌,让人十分期待。
期待《主角》的精彩表现!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