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几乎涵盖了目前肠道菌群研究的热点,包括一些原本没有想到的方向。美国人在肠道菌群这个领域非常着迷,他们经常将肠道菌群就像量子力学。许多生命科学难题,美欧科学家都希望通过肠道菌群来解释和解决。《菌群大脑》这本书值得细细研读。当前高糖饮食和甜味剂的问题也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相关答案和证据。
关于阿斯巴甜的问题,各方正在博弈,至于最终结论,还需要等待。无糖食品的健康风险一直在海外得到研究。我们可以等待世卫组织将阿斯巴甜归为哪个致癌风险等级。
可口可乐背后是诸如太古等大公司的支持。此外,美国许多食品中添加了玉米糖浆作为甜味剂,据说这也存在健康隐患。
美国许多大食品企业都受到大型财团的支持,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可以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在美国,克伦特罗盐酸(瘦肉精)也是合法的。股神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麦当劳和喜诗糖果的股票。
美国富人越来越瘦,而穷人却越来越胖。美国中产阶级及以上注重饮食调节,采用各种饮食方法,但是底层社会则更多地食用汉堡和可乐。虽然和我国的饮食结构不同,但是随着外卖、奶茶和咖啡的流行,传统饮食方式被打破,肯定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兴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与美国不同,例如高血脂、痛风和脂肪肝等。
现在有很多饮食建议,如地中海饮食、生酮饮食和抗炎饮食。实际生活中也可以参考这些建议,特别是对于体内有轻微慢性炎症的人来说,外国研究人员对这些问题非常用心和扎实,他们的研究结果往往基于大规模统计调查的论文,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我记得十几二十年前,在乡镇诊所里,许多外省务工人员会打点滴,大多数是因为肠胃不好,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甚至吃变质食物。如今,饮食变得油腻、含盐量高和高糖。
人类是一种喜欢甜食的动物,但甜食也会带来各种问题,这是科技发展带来的饮食健康问题。对于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食物,我们应该适度饮用和食用,不要过量,更不要形成依赖。新一代已经对奶茶、碳酸饮料产生了依赖迹象,我们也开始对咖啡产生依赖,甚至出现戒断反应等问题。
人的心理与饮食健康之间存在深刻的关联。喜欢、依赖和成瘾会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问题,许多问题都是沿着这个逻辑发展而来的。
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变迁与饮食健康之间存在微妙的关系,我们应该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