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个事是个咬人的事,一天不被咬,恢身不得爽快。前提是遇到一本于你而言确确的好书。这有点像娱乐匮乏时代之电视剧,挠心得很,甚至挠到饭可不吃,凳可不坐,不知饥饿疲倦。要知道娱乐匮乏时代也正是物质匮乏时代。可见只要物质稍稍满足,精神便会凌驾其上。
而今天要说的这本书,就是能给人精神上极大享受和滋养的。似乎许久未见的文笔。上一次还是读乐府文化出的《秋园》(后面简称《秋》),而《山居杂忆》(后面简称《山》)则是富人版的《秋》,且文笔更显洒脱,其写的人状的物亦更能深入人心。如果你读完《秋》,记住了秋园一家几个人,那读完《山》,则记住了一帮一堆子。而这一切都在于一个诚字。心越诚,越有话要说,不说不行,越使之自然,越不事修饰,便越抓人、感人,从而收获更多的尊重。正所谓耄耋之年执素笔,拉拉雜雜只关情。
我只是奇怪,明明《秋》更接近我的生活实情,为何《山》却更能打动我,让我记住的更多恐怕不只是《山》是月亮,《秋》是六便士这么简单。高徐带着诚心细细写,你带着诚心细细看的话,《山》也六便士,甚至比六便士还要六便士。诚如前叙,《山》的魅力大概首在于诚,再在于敢写,然后在于写得密,写得透。如果它是件织物,相比之下(相比《秋》和其它),显然用料更好,支数也更高。就像本书的绣花沈妈,她可以粗绣,但如果雇主不怕工本高,也可以“费心花功夫”细绣——小手一挑,绣出来的花便“果然细巧、美观”。真所谓天可诚见一书开,恰似故人幽幽来。尤其是敢写,这一点看老版的话更明显。
想必作者也知道,为了顺利出版和流通的话,一些东西本可以不写,但是人家断然要写,且要写就写得淋漓。插一句,在这个追新的时代,我们似乎有些过于撇弃旧事物了。认为旧的就是不好的,新的就好。其实这是一种病,暂且叫它“追新病”吧。别的不说,单说后果,这种追新势必会“锥人心”,迟早一天吧。当然还是乐观想吧,当西方学得差不多了,大家同时转过头来,猛然发现,我们自己如此璀璨的传统文化,幸而没被全部泯灭,余温尚未散尽,或然可救。亦清醒明白:那些幽幽往事,藏有我们的“脊梁骨髓”。
本书在坚持传统,和回归“人的写作”上,做了有益且有意义的努力。本书看似大多在写旧,却只是因为这种旧已然快被掩盖,需要一两双手去把它揭开,去见见光,是对旧的某种维修保护。因而更值得写。作者并非故意写旧,也就是说如果新有更值得写的地方,作者也会写新。又或者本无所谓新旧旧新,只是视角不同。如果把目光置于当年当时去看本书,那也会是新风徐来的感觉吧。所以本书书写它实际的意义是无视新旧,一律平等。如果这点都看不到,那这书也等于白看了。
本书的后记谈到本书的体例时也说不自觉地“像”了《史记》,但没有其五种(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而是让一些当年人当年事混同一体来。因而显得杂乱,却并非无章。作者坦言这样选择是为了体现平等这一思想。单就这一点探索而言,本书也值得尊敬。
看完本书,我想说人贵天贵,也就是人贵己,天贵之。相反,人贱天贱。人如此,一个时代也是这样。风浪越大,传统文化越贵呀同胞们!掩卷之余仍然心惊,懵懵然写下这些,是为心畅故。2023.7.4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