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主要是依据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释,并采用小说和推演的手法来创作。鲁迅将这一过程概括为“罗贯中本《三国志演义》……凡首尾九十七年(184~280)事实,皆排比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间亦仍采小说,又加推演而作之。”
《三国演义》其人物和故事深入人心。然而,它毕竟是一部“演义”,不应将其中的人物和事迹完全当作历史事实来看待。
刘勃编写的《少年读三国》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白话文重新叙述了《三国演义》,清晰地整理了复杂的人物关系、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以及长达近百年的进程,使读者能够轻松地获取基本认知。这部作品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每章叙事之后的“历史与演义”,可以说这些只有几十个字甚至数百字的阐述才是这部作品的写作宗旨和精髓。刘勃区分了《三国志》等史书和《三国演义》情节的异同,并分析了《三国演义》“歪曲”历史的原因。他进一步解析了蜀、魏、吴三方势力之间此消彼长的较量,并传递了自己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例如,刘勃谈到了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他说,《三国演义》将董卓塑造成残暴又愚蠢的小丑,但从历史角度看,董卓虽然残暴,却十分有能力,尤其是在军队中树立权威并赢得军心方面表现得很出色。鲁肃并不是《三国演义》中颟顸的“老好人”,他在孙刘联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是主动请命去荆州试探,然后根据情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路线和方案,他的勇气、才智和谋略都是一流的。刘表也不像《三国演义》中描绘的那样平庸。刘表孤身到达荆州后,迅速建立起行政机构,维持了地区的稳定,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他不坚持维持稳定局面,而是向北争雄,荆州的本土士族和百姓都不会支持他,荆州也不会形成相对平稳的局面。
《三国演义》之所以被认为“乱写”,主要原因是作者钟爱蜀汉。为了维护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作者塑造了蜀汉人物的光辉形象,同时贬低了其他派系的人物。中国古代的历史记载往往带有政治意义,并且罗贯中不是史学家而是文学家,创作《三国演义》是他在自己的政治理念驱动下进行的文学创作。蜀国代表了一个理想的政权,仁君忠臣,情同手足,爱护百姓,体恤民生。蜀国未能统一天下、刘氏未能兴复汉室,也是作者政治理想的破灭,他赋予笔下人物优秀品质和悲剧精神。
因此,蜀汉一方的人物被赋予光辉,而反对派则被有意地贬低。刘勃还强调了《三国演义》在创作中的技巧,即“杂取种种人,合成这一个”,将戏份集中在重要人物身上。例如,诸葛亮的功绩归功于姜维和王平,而实际上,诸葛亮逝世后,蒋琬和费祎才是蜀汉的主事者。《三国演义》中的许多著名场景,如三冲当阳道、草船借箭、空城计等,都是艺术虚构的。两军对阵的人数经常夸大或缩小,也是出于艺术效果考虑。
刘勃还提到一些在小说创作中容易被忽视的历史素材。例如,在《三国演义》中,决定战局胜负的往往是大将的武勇,而小兵好像只会摇旗呐喊。然而,实际上,兵员的素质至关重要。刘勃讲述了董卓部队的盛衰以及蜀、魏、吴的军队实力的增减。董卓和袁绍的冲突背后实际上涉及了西北军人和东部文化士族之间长期积怨。文官的支持对于有效控制政权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都是《三国演义》所忽略的内容。此外,刘勃还解释了一些文学常识,比如,“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的“挟”并不是“要挟”的意思,而是取“挟雷霆万钧之势”的意义,即借着天子的权威来发布的号令更具威势,更能征服天下。
该书被命名为《少年读三国》,可能是因为少年人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容易受到误导,因此需要特别强调。然而,实际上这本书对于所有读者都适用,这些说不完的故事在今天仍然是我们所有人都热爱的,因此,《三国演义》功莫大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