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一些古装剧中看到就医的剧情。
老大夫背着药箱,拿出脉枕,诊完脉之后,开好药方,学徒从药柜里抓出需要的各种中药,用戥子称好重量放一起包好。偶尔还需要用药碾和药臼把一些药粉碎和捣烂。
以上这个看诊过程中用到的药箱、脉枕、药方、药柜、戥子、药碾和药臼等都属于中医器具。
在中医药传统文化科普系列丛书其中之一的《穿越古今的中医器具》中,对以上的中医器具都有介绍。其实那些中医器具不只是古代用的,很多都传承至今,像中药文化一样,中医器具也是文化的一种。
一味药材,从种植到炮制成中药,整个过程中,每个阶段都要用到相应的工具。相较于其他,这些器具就成了我们了解中医药文化最直接的实物。有一些是就地取材,有一些是特制。不得不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有些看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的器具,谁能想到能沿用到今天。
本书把中医器具分为三部分进行了介绍,包括药用器物,医用器物和场所器物。前面提到的那些那属于药用器物。我们平时比较常见的像银针、刮痧板、火罐等都属于医用器物。而摆在中医案头的经络图、医学经典书籍、模型等都属于场所器物。书中引经据典,图文并茂,把各种常见的中医器具用通俗的语言进行了科普。中医药和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本书真的是通俗易懂老少皆宜的中医药传统文化科普读物。
中医药文化从3000年前传承至今,仍在不断发展和壮大。中医药文化早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张仲景编纂的《伤寒杂病论》,"药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等,无一不是长期实践和总结的医疗经验的集大成之作。
《穿越古今的中医器具》一书的评分为9.0分,由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组编,高栋主编。该书预计于2023年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