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端午节,广东各地的龙舟赛举行得如火如荼,龙舟漂移技艺、龙舟划手等纷纷出圈,引起人们追捧。这展示了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加上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有各自的传统节俗,构成了一个丰富的民俗文化宝库。
“漫说文化丛书续编”系列的《俗世俗民》一册,收录了名家们关于岁时节令、传统风俗习俗的经历、体验和故事。书中展现了俗世繁华的烟火气息。这些作家包括了汪曾祺、莫言、刘宗迪、李娟、王世襄、迟子建、贾平凹、肖复兴等人,他们写下了他们在家乡或不同地方曾经历过的节令、民俗活动、节俗游戏、文化信仰溯源等。
这些经历和思考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特别的体验和人生经历,可能会成为一生的回忆。通过这些文人名士独特的观察、思考和解读,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传统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刻性。
传统民俗是经历岁月考验后流传下来的文化和活动,蕴含着历史和文化意义,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它通过代际传播而得以保留,形成了一种集体潜意识,代代相传。虽然某些形式会随着时代变化而改变,但其内核不变,并深深地刻在中国人的DNA里。
我们从小经常接触到的人,如亲人、朋友,会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灌输和演示各种传统文化和习俗,如果不遵循这些习俗的话,就被视作异类或无法理解,似乎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我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些文化思想和习惯。当我们参与某种民俗活动时,会有一种自然和熟悉的自觉性和投入感,这就是一种世约俗成。
很多传统民俗带有神话甚至迷信的色彩,但我们并不会因此质疑和反驳,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祈愿、心灵依托和经过无数代祖辈传承下来的“真理”,并理解并信奉它。比如,端午节有挂艾草驱赶蚊虫和辟邪的习俗,要赛龙舟、吃粽子、祭祖等,各地有一些区别,但主要项目基本一致。
陈白尘在书中《龙舟竞渡话端阳》一文中,详细讲述了他的家乡如何过端午节。除了划龙舟、挂艾草、吃粽子之外,还有喝雄黄酒、小孩穿老虎鞋等。这些习俗并非迷信,而是有一定科学道理。比如五月期间,蚊虫开始增多,艾草的气味可以驱除它们。
龙舟竞渡可以锻炼身体,增强国民体质,丰富了群众的文娱活动。一家人也可以趁此机会团聚欢度,何乐而不为。
此外,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等节日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节俗活动。它们不仅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也是亲人团聚和加强情感羁绊的时刻。
品读这些名家书写的各地各种节俗活动和文化传统,会给人一种大开眼界的感觉。他们流畅优美的文笔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家乡的眷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