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题是远古中国,讲述文字出现之前的中国历史,是属于史前史的范畴。它的方法论是考古学。可以说,本书是对苏秉琦“区系类型论”的具体展开和运用。除了开头的少量篇幅讲了盘古、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真正大部分讲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其中包括了各地的考古遗址,例如裴李岗、姜寨、陶寺、龙山、良渚、石家河、红山、三星堆等等。最后指归到二里头(夏朝)和二里岗(早商)时期。本书开头的中国考古简史,尤其是书末的结语部分,非常重要,具有启发性。
尽管本书试图打破中原中心论,引入了内亚背景,但从全球视角来看,还存在一定的保守谨慎,比如对红山文化、三星堆文化的判断仍然囿于中原中心论的框架。而对于马家窑、大地湾等遗址则干脆没有提及。
我已经阅读了本书两遍,第一遍是在今年春季,第二遍是在六月底和七月初迅速翻阅了一遍。幸好之前我有集中阅读过苏秉琦的作品,还看过一些陈梦家、张光直、李峰等人的著作,否则可能会难以理解。对于历史,特别是中国史,是我知识上的一个巨大的缺失,需要补课。2010年左右,我集中阅读了中国近代史方面的作品(包括蒋庭黻、郭廷以、唐德刚、徐中约的著作),之前和之后都认真阅读了房龙的《人类的故事》,威尔斯的《世界史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凯撒的《高卢战记》和《内战记》,还有陈寅恪、雷海宗、费正清、高华的代表作,尤其读过大量的人物传记,这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对历史的无知。我还读过台版汤因比的《历史研究》。至于阿义的影响,我自己内心明白,非常震撼,无法言语。在中国历史方面,我曾多次开始阅读钱穆的《国史大纲》,但读了几页后又放弃了,实在不太喜欢他的热情。年初我请教一个治史功夫精湛的老朋友,他建议我阅读钱穆的著作。目前我的基本计划是先读完讲谈社出版的这套十卷本(已经阅读了两卷,据说全套有12本,后两卷尚未在内地出版),然后再读一些考古和其他相关的专门著作,最后将张荫麟和钱穆的作品放在一起阅读,同时精读一些西方历史学的经典著作。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和感受,西方著作更加可靠,更有启发性,去年我读过凯撒的两本书就是最好的证明。(2023.7.3)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