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应该打5分,但翻译水平不尽如人意,所以打4分)
本书的书名《小地方,大论题》不能给人以本书内容的明确提示,而副书名《社会文化人类学导论》则明白表示,本书是一本人类学专业入门教科书。
作为一本教科书,本书是很成功的。作者以20世纪末的视角,梳理了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整个20世纪发展的学统和流派,以一种独具匠心的编排方式在各章中予以介绍。本书阐明了经典人类学和当代人类学的主要研究论题和主要概念,并且始终强调着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方法论——经典人类学奠基的比较社会视角、文化相对主义、人类活动的社会性、文化的整体性、参与性田野调查、地方社区视角、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别,以及当代人类学带来的变化如“大型”现代社会研究方法、多重传统和全球化对经典观念的挑战。对于人类学专业学生和业余爱好者来说,阅读这样一部宏观视角的教科书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以一部教科书的短短篇幅集中介绍人类学在20世纪的诸多重要研究成果是有难度的,一些重要的民族志资料不能得到充分展示,一些不易理解的理论要点不能得到充分论证。因此书中的某些部分似乎讲述得有些过于简略或抽象,比如第十一章对于努尔人部落的分支对立结构,第十二章对于特罗布里恩德岛的库拉贸易的描述似乎不够详细,不易给人以生动和明晰的印象;又如第十章将印度种姓制度视为“仪式上的纯净度”的问题而区别于经济和政治上的分层,第十七章讲到族群边界并不随族群间的相同化而改变,这些观点似乎不是很短篇幅内能够讲明白的。为了更有效率的阅读,读者最好有一些人类学的知识储备,或者在过程中伴随以相应的辅助阅读。
下面说一下翻译的问题。本书的翻译存在不少生硬乃至不求甚解之处,影响阅读的体验和效率,兹举数例如下:
(1)斯瓦特的“种姓制度”与宗教的超级结构无关,也没有通过宗教合法化。(208页)
什么是“宗教的超级结构”这是生硬的翻译。按照对种姓制度的理解,这里指的是宗教超越于经济、政治等其它领域之上的影响力,因此翻译成“超级结构”完全不达意。
(2)在所有社会,都能通过分析识别出政治,但这决不是说,人类学家研究过的所有社会都拥有与其他社会领域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222页)
这话读起来很费解,但结合下文可以明白其义:在现代社会里,政治是一种专门化的制度,而在比如无政府的社会里,没有专门化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机构,在那里政治是与亲属制度和宗教(即“其他社会领域”)无法区分开的。由此可见“截然不同”这个翻译用词完全不适当。
(3)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分裂的:个体工人只执行生产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农民的生产是整体的:个体参与到生产过程的所有阶段。(293页)
只要对比以上两句话,就可以看出这个“分裂”的翻译用词是多么生硬。
(4)拉帕波特却认为,当村子里有了很多猪,以致这些猪所毁灭的价值(农作物)比它们生产的(肉食)还要多时,宰牲节盛会就开始了。所以,宰牲节可以被看成是对猪群的寄生及其造成的竞争的一种调节性反应。(307页)
猪群“寄生”于人类,猪群与农作物“竞争”,这不是中文的表达方式。
(5)来世(303页)
这是一个小节标题。提到“来世”,人们一般想到轮回转生、下辈子,但这根本不是这一小节的主题。这一小节讨论的是更广泛的“死后世界”,即包括冥界、阴间、瓦尔哈拉、极乐净土等所有情形。其英文原词应为afterlife,翻译为“来世”是不当的。
(6)1839年,抵达特立尼达的成百上千的印度人和种植园的其他同行遵循了对奴隶制度的废除,他们中的大多数再也没有返回印度。(411页)
这句话的翻译同样令人费解。但本书的211页给出了答案,真实情况是,美洲奴隶制度的废除造成了当地劳动力短缺,为此许多印度劳工在19世纪被招揽到了特立尼达。这里的翻译完全是生硬而不求甚解的。
类似以上的翻译问题,全书可能还有数十处。这样一部优秀的著作有如此多的翻译失当是令人遗憾的,希望商务印书馆能够使本书第二版得到根本改观。(23.7.3)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