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陆梅新著《通往自己的路上》,我格外沉静,倒不是心如止水,而是随着那些散淡的文字,我开始排除所有的杂音,慢慢倾听她的内心独白,继而转往自己的内心。事实上,我们大多时候都是与杂音为伍的,而且与自己的内心相当陌生。
陆梅的这部散文随笔集,写得散漫、清淡,就像是她本人的写照,喜欢沉思,不凑热闹,朴素而低调。如果用一幅画面来描摹,那便是独自走进树林,站在树和树的天空下,一边辨识着那些花草植物,一边任思绪飘飞,与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们进行心灵的对话。陆梅看书多,且每每做笔记,还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她走笔开宕、随心而至。在《〈照夜白〉,散日余》中,她写午间读韦羲的《照夜白》,眼前的桌上有一抹水蓝浅紫,在看书中解读山水时,想到“山水”是名词,也是动词;是地理的,也是人文的;是一种目光,也是一份观照;是太古之音,万籁俱寂,也是莽荡宇宙,人间慈悲,“山水其实已内化为了我们自己,部分的自己。我们借此和自己相对——在艺术的世界里,我们穷尽一生,不就是为着和自己对话,和自然天地、宇宙苍生对话么”
如同书名一样,陆梅这部散文随笔集无论写读书、游走,还是写个人的日常生活,最终都归结于对内心的观照、叩问和寻找。我觉得这是陆梅的睿智,在着力于宏大叙事时,如果不回到最根本的命题“认识你自己”,那一切都是虚妄的,这就是误判、膨胀、傲慢、颟顸、自以为是的源头。回到陆梅的书写,她用心写作,也愿意通过文字与读者分享,书中好些篇章在我读来都是有些私密性的,因为她写了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可惟其如此,才扣人心扉。她说自己年岁日增,越发地倚赖内心,遵从内心的需要,实则是为心灵的完善和超越而活。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不是这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倒是越来越容易放弃心灵的建设,活得苟且还理所当然。“现代人都活在预知和无可预知的想象世界里,对现实不再敏感,年轻人也不爱提问,不看天空,人手一部手机就拥有整个世界。对身边的日常、朝夕变化,人和人的沟通,建构自我的愿望等等都在下沉。好像我们过的是虚拟的现实,而不是生活本真的现实,信息越繁复,内心越空荡……”因此,陆梅认为应该“重新建构起一个更有行动主体性的内宇宙”。
陆梅执着地从阅读中寻找意识到他的目标不是成功,他的目标是信念。她读奥登,认为否定和冒犯自己总是艰难的,那也意味着你得有强大的可塑性,以及面对所有不被理解的孤独的勇气,而一切艺术和艺术家的努力都是为了创造完美,因为世界从未完美。她读马尔克斯,感悟到每一天,每一年,每一个当下的时刻,我们焦虑,委屈,郁闷,叹息,挣扎,懈怠……那些所有我们活过的日子,是生活本身,可又不仅仅只是为了生活。她读库切,认识到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的生命着想,这是文学的高贵。确实,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充满局限,并不完整,也不深透,在相当程度上还有偏差,至于内心,更是很难自我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