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原本是清朝皇家的避暑园林,如今已经成为知名旅游景点。外号“冬宫”的这处园林,趁着夏天去游览再适合不过。
暂时没有机会去北京旅游的朋友也不必遗憾,读一读这本《春祺夏安》,听颐和园的一线工作者亲述园中的趣事,也能收获别样的趣味。
这本书的作者杜梨是毕业于莱斯特大学英语现代文学和创意写作专业的硕士。在颐和园里,像杜梨一样有着高学历的工作人员并不罕见,甚至放眼全国各大单位的录用名单,我们都能看到这样一种趋势。
这些年轻人们是躺平了吗每天在园子里边欣赏边做这些检票巡视的“简单”工作,是毫无压力的“养老”生活吗?
书中的第一章名为宫里,讲述了作者在颐和园工作遇到的人和事儿。辛酸苦辣皆有,看起来并没有比外面更轻松。
有每天四五点就要从家出发赶着通勤的同事,有卖票少收了钱要自掏腰包的同事,有中午上下山往返一个多小时打饭的同事,有遇到挑刺儿的人被“教育”很长时间依旧不敢回嘴的同事。
杜梨总结得好,“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是服务员,只不过服务的对象和阶层不一样罢了”。做服务员会受的气,会遭遇的不公,在哪儿都少不了。这么一想,打工人的悲愤瞬间消解了大半。
这本散文集里我个人最喜欢的两篇是《长号与冰轮》和《你好,我是核三代》。
冰轮是杜梨的同事,已经在南蟠龙门干了15年,依旧是一名普通员工。不是他不求上进,而是每次晋升时会被学历等条件限制。学历不高也不是因为他学习不好,而是他从小学长号走的是艺术生路线,只是后来各种命运捉弄,使他最终放弃了长号。
核三代则以杜梨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为主线,讲述了他们的人生故事。读他们的故事,仿佛能看到我自己的祖辈和父辈。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即便个体命运的细节不同,大体走向还是差不太多的。
命运不会因你的勤奋、老实宽待你一分,也不会因你的委屈、痛苦善待你一点。我们每个人都要学着在接受命运的基础上,努力过好自己的人生。
像冰轮这样经过多年刻苦训练最终却不得不放弃的艺术生,和爷爷奶奶们一样为核事业做出微小贡献的人,从来不会被写入历史。他们就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如尘埃般落入历史的长河消失不见。可我们随手从这条长河里捻起一粒尘埃,都能看到一个普通人漫长的一生。
愿你春祺夏安秋绥冬禧,夏天到了,去颐和园避避暑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