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时隔快半年,读完了这本作品。合上书本最后一页,我感动于作者的悲天悯人。这么说好像夸张了一些,但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被逼出了零星的眼泪滴子。
「知道玛莎厉害,不知道玛莎这么厉害。」是读这本书的几个月里始终贯穿于心的感受。大概知道五月天对作品和演出的亲力亲为,但我的了解仅在于知道他们会自己规划编排歌单和演出大框架,但不知道连音响和灯光电路的走法、桁架的承重、灯光的打法他们都会参与去学习去想办法提升。
书里的大部分内容几乎都是我头一次听闻。专辑制作过程的不易、录音方式的尝试或习惯,甚至连住宿条件的朴素程度,许许多多都是闻所未闻。好啦我确实可能也不太称职但,这本书对于我如今喜欢玛莎喜欢五月天,大有裨益!()
刚巧前不久看了三好香港站,感受相较三年前的blue其实差别很大,当下不说失望这么严重,但无话可说确实有一些。虽然我也做了一定反思,但看了这本书才了解,五月天对于演唱会制作的用心和花费的精神、力气之大。不知道别人,甚至在面对选曲上,至少玛莎也会面对不同歌迷按需考虑,尽可能面面俱到,希望来的大家都皆大欢喜。现实结果是一方面,但对我自己来讲,演出者能有这份心意和考量,远比最后实际情况如何重要得多。结果如何要综合天时地利人和,而其中人为的部分,有人已经早早在那里筹备打点好了一切。这谁看了不说一句哥们靠谱。
记得很多年前,某位编辑同事有借我一本名叫《练习》的杂志,我很喜欢,她便送给我了。好巧不巧里头就有玛莎的专栏文章。当时好像也就读过算过,印象更深的是其他文章的highlight部分(笑)。直到前两年突然想起,才把文章翻出来命定干这行,但在我眼里,更多是折射出的纯粹跟美好。再往大点说,怎么这人,他从一而终,他出淤泥而不染啊。
读的过程中,沉浸度也有变化。从一开始对如此长条行文排版的不习惯,到后来读啊读啊会笑出来,真的是一个很妙的体验。我想这是阅读口述文本的意外之喜。哪怕这本书我没有一口气读完。你会渐渐习惯作者的叙述方式、慢慢领会到行文的前后逻辑,甚至我会代入玛莎的口吻语气和表情在说这些事情,就更加生动有趣。一个形象、完整的阅读屏障就建立起来了,在里头你悠然自得,越读越顺,越读越开心。
因为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开心的,所以我反过来推导说,玛莎这本书,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姑且不说音乐和演出技术层面的思考方法,仅仅是玛莎的为人处事和对五月天和音乐这份事业的用心良苦都让人获益匪浅。获益匪浅四个字或许有点笼统,但总之就是读起来很高兴。高兴你懂吧!它绵密,诚恳,却不高高在上,不给人负担,让人会不自觉反观自己在工作或待人接物上,是不是也可以有更高的追求。
哎呀也写了不少,但我一定没有写出这本书让我高兴程度的大概⋯六分之一确定的是读完更喜欢玛莎啦。带着书里的各种细枝末节,我也好奇下次观看五月天演唱会会是怎样的体验。总之,今后更多地现场见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