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前面的序言和开篇的时候,我是摸不着头脑的。并没有那些推荐所说的共情和理解以及读者的故事评论,我看到的只有作者的一些碎碎念。因为地域也不同,职业也不同,刚开始并不能意会到作者的感受。甚至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差别感,我们知道二本学生跟他那儿的学生似乎不太一样。看到后面我才越来越入到了故事之中。作者很会用采访时的文笔来写出学生的一生。并没有加很多主观臆断的评论,但是从这些表述的文字之中,能看到很多当事人在沉重的现实美好的理想之间徘徊交织,然而最终大多数的理想都败在了现实的石榴裙之下。
何其不幸,在同一个时代,千千万万的学生走向了相似的道路。四任班长中的王国伟一度让我唏嘘不已,他文笔很好最终仍是向现实低了头,去过上安稳的生活没有进一步深造。在梦想与面包中,总的选一个。“对于一个农家孩子而言,获得稳定的工作,比值虚无缥缈的作家梦醒人,更能让他们尽早挺直多年被生活压弯的腰。”我们这些城里人又何尝不是迎欢对于现实的理解,她抱着不占优势的学历,认清地位,默默打拼。婉丽的心理问题令我共情,她缺爱去陪伴与引导,但通过强大的自我调节一步步走了出来,就像我现在正在做的一样。通过自身努力未必成功的现实,真实地让人想哭。
除了这些让我感同身受的人物,还有很多经历是我不敢想象的,感谢作者让我领悟了不同人的人生,不同人的心酸与无奈。与此相比,我有更多的经济条件更多的身份背景,作为一个小小的中层,我有机会更多的去接触梦想而不受限于现实的苦楚之中。我已经很幸运了。作者写的很现实。事实上,在这个大的人口基数之下,更多的人,泯没在人群之中,出彩的人不过尔尔。不止是广东,每个地区,都是一样。通过这本书我也更好的了解了广东学生的困境,买房压力,地域歧视的问题显得那么合理。作为一个重庆人,南北界不明显,地域歧视没感受,竞争不算大,买房压力不算重,因此我更希望考出去看看,再回来。我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也愿意相信,二本学生是中国的底色。回味高中,更多是宣传985211人上人的励志演讲与核心理念,可那毕竟只有百分之五的人有机会,更多的是挣扎在不优秀的第一学历上的我们。80,90的故事已经从高潮走向尾声,而我们00后正悄然而上,我们得未来,比起机遇与网络的稳定,在大数据的今天,纸醉金迷的今天,在内卷的今天,我们的灵魂与躯体将会在何处安放。
我等待着,我希望有朝一日希望大学毕业找工作的那几年我也能仿着这个文风,给自己写一个人物小记,希望那时的我也来写一本00后的纪实报告。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