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文字虽然并不是我早期接触的,但我一看就会被她的文字所吸引。虽然我没有读完她所有的作品,甚至可能只是一点点地翻看,但在不同的时间段读不同的文字,会给我不同的感受,而三毛的书就属于这一类。我把她的书当作一种安慰剂,因为我知道当我读她的书时,我的心情和状态可能并不好,我自私地希望从中获得一些力量。
尽管她已离世,但却又好像一直在我们身边。不同的朋友们谈起三毛时,总会说自己拥有她的哪本书,或者在什么时候读过她的文字,喜欢她的哪个方面,以及哪本书或哪个故事给了自己一些启发……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都是因为她就是三毛的文字。
今年我又开始读三毛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我对她的了解还不够,还因为今年有一个“三毛杂志展”。我明白从一个人的文字中了解一个人是片面的,她自己也说这并不是真正的她,但是她通过文字已经足够了,在书中和想象中保持一些距离和神秘,也许是想要自私地保留这些文字中的三毛形象。
《亲爱的三毛》是一个专栏,是三毛和读者沟通的公开栏目,她选取一些来信来回信给读者。我想,在这里我应该能找到我问题的“答案”,甚至有些羡慕起1990年的读者们,那时候我才2岁。如果她能像给她人回信那样,不放弃,并有好好地活下去就好了,但是我们不是三毛,不能如此轻易地说出这种话,她的苦痛永远都带走了。
如果我给三毛写信,我会写些什么呢?我也不知道我会写些什么,就像她在“愧疚感”这一章里提到的,“给未受伤害的朋友写信,倾诉心事,其动机仍然出于自私,无非是想要减轻自己的罪恶感。尤其是给完全陌生的人写信,如我。”当我看到这里时,我真的无法动笔写下自己的烦恼。是啊,这种自私的行为给她自己也带来了困扰。不仅在写信的过程中重新经历了一遍自己的烦恼,还把这些烦恼带给了她,也许她也很累吧。写信可能会分享一些喜悦,让读信的人嘴角微微上扬,就像她所说的“想让我的快乐像传染病一样”。
通过这个专栏,我看到了1990年的读者们,好像和现在的我们有着共同的烦恼和忧愁,无论是对工作、感情、朋友、家庭还是生活的茫然感。她用文字回复大家的信,每一封回信都像是对所有人说话,也更像是她对自己说的话。读这些书信的时候,我时常会流泪,自私地认为她说的那些话是在对我说,“当我们没有能力摘月亮时,就去摘些果子吧。”“生命的乐趣是靠自己去创造的,小小挫折正是柳暗花明的最好解释,不必担心自己承受不了。”
随手记下这些,下次见,三毛。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