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激情地阅读了《苏东坡传-孤星之旅》,作者写得非常有人情味,详细描绘了苏轼一生的起伏。从他小时候的求学经历,一直写到他死在从贬谪地海南回内地的路上。
跟《胡适日记》里的胡适总是迷恋打牌而耽误看书情形一样,以及《季羡林日记》里去篮球场看美女的季羡林,这本苏东坡传记也充满了苏轼屡次说要闭嘴不言政事但还是因言获罪,屡次说要养生却几天就放弃的故事。他是一个真实的人类,而不是神一般的存在。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苏轼到中年时为了供养多个孩子感到压力非常大。而且,宋朝时嫁女儿需要给很多嫁妆,苏轼的弟弟因为女儿较多,也面临经济拮据的困境。
苏轼的一生轨迹很好地展示了北宋时期读书人科举出仕的全过程,也体现了很多政治制度上的设计和运行规则。令人敬佩的是苏轼不仅仅是才华横溢、胸怀宽广,更重要的是在他为官的时候真正为国家和民众做了许多有益于后世的实事。
当然,党争也贯穿了苏轼的一生,也贯穿了宋神宗统治后的整个宋朝。文人相轻的现象自古以来就存在,并且从未消失过。经历了千年沧桑变迁,今天我们仍然存在各种学派之间的争斗,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也许因为这本书主要是从苏轼的角度来写的,所以王安石和宋神宗的变法显得有点神经质,而且直接导致了北宋官员话语体系的崩溃。后来,我看了其他书籍,发现这次变法可能也有一些正面意义,只是走得有些过火。
北宋统治下几位皇帝都活不长,让人不禁怀疑宋神宗的基因可能有些问题。相比于宋神宗,我觉得他儿子宋哲宗更加偏执,可能也受到了基因的影响。
北宋各位皇帝的顺序有些难以记住,幸好我家里还有之前买的《知中-幸会!苏东坡》,这本书上有苏东坡和宋辽蒙元的年表,对我按图索骥很有帮助。
这本书主要是不同学者对苏轼的研究和评价,很适合但是由于内容比较零散,所以一直都读不进去。这次机缘巧合,发现这本书还是不错的资料。
这本书还有宋朝官制的图表,看苏东坡传的时候,他在不同时期的官职让我有些头晕,宋朝的官职确实十分复杂,有点像今天的职位和职称混在一起的设计,而且远比这要复杂。
对我来说比较困难的是苏轼诗词里的典故,诗词和文言文我已经完全忘记了。当然,这也可能与我曾经的语文和历史教育有些问题。
我记得小时候上历史课时还挺认真的,但是长大后读历史书感觉脑子里一片空白,深感当年学得很虚浮,只记得被哪个年代签订了哪个条约折磨得够呛。
长大后才意识到,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学科都是互相联系的,但是培养我们的教育体制在这些方面确实有一些短板。
因为对《苏东坡传》对宋史产生了兴趣,我正好手里还有吕思勉写的《中国通史》,于是翻出来看宋朝的部分。
这本书读起来有点吃力,因为我明显感觉到作者默认读者已经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很了解,所以写得很简洁,对于像我这种新手来说有点晕。
有趣的是,这本书里有作者对这个朝代的评价,以及与其他朝代的横向和纵向对比。读了这本书获益匪浅。当然,作者还建议可通过与唐朝对照来了解宋朝,对我来说,又是要读几本大部头的书。
我原本还想读一下苏轼的学生钱穆的《国史大纲》的这一段,但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