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在朋友圈发过一条消息,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各种心理学工具在对自我分析方面只能浅尝辄止,而在解决自身问题方面不如哲学。哲学是超越形式的大道,大道一定至简。
事实上,之前我所指的心理学应该是指狭义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它试图根据问题的根源来追溯,结果却变相成为一种决定论。(这仅仅是因为按照这个体系很容易陷入无力的虚无主义)。
阿德勒的目的论与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灵修的道路相一致:不回顾过去,因为过去没有意义。只看向目标,相信人的可塑性。
人天生具备欲求(康德、倾向性、认可欲求),这种本能驱使人们不断追求卓越,而卓越的出发点一定源于人际关系。因为如果世界上只有自己这一个个体,就没有什么可比性。
阿德勒提出,人们许多行为动机实际上都是为了某个目标服务的(而不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灵创伤,或者说,心灵创伤本身并不重要)。这个目标的根本在于避免在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中受伤害。内心的苦恼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他还提到了主观感受和客观事实的层面,既然感受是主观的,那么个人其实有权力做出选择。(比如,我对过去赋予了积极还是消极的意义)
(阳明心学与此有共通之处,都是超越对自己不利的主观感受的手段)
我之前提到的“主观的价值感一定要有客观事实作为支撑”今天看来,如果说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的话,那么在最终分析中,价值的问题追溯到了人际关系。
这让我产生了一个有趣的自省:我过去追求的价值提升,实际上也是为了满足认可欲求,或者说满足他人的期待。所以,当我感到自我的价值得到认可时,我才感到快乐;而当我追求不到我认可的价值时,我感到痛苦。
目的论非常积极,也非常严苛,因为他的一个逻辑是,人们诸多的烦恼和自身的难题都是因为害怕向前迈进或不想真正努力,从而将自己的弱势当作一种强大的特权,一种特殊的武器,以此来沉溺于原有的处境之中。
核心思想是,赋予不愉快的过去积极的价值,将课题分离。让自己从人际关系的怪圈中解脱出来,超越基本本能的认可欲求。同时,与理想中的自己进行比较,朝着自己迈进。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我们活着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正是通过对抗本能和冲动,我们才能达到自由。
最后几章我暂时还没有看完,课题分离是出发点,而最终目标是共同体,积极地参与和融入。这不仅仅是与整个人类社会的互动,甚至还包括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这真是有着老庄道哲学美的感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