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学习》是我今年读的第31本书。格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了普通人如何通过“知识管理闭环”实现人生高速且有效的成长。
001要避免落入成长陷阱。
01/成长陷阱简单来说,就是你一直努力却看不到希望。一直都在享受自己努力奋斗的状态,却很少有对外产出作品的意识。
每个想要改变的人,都有过这种情况。突然有一天好像觉醒了,于是开始跑步、读书、购买课程、参加社群,刚开始动力十足,但很快就发现,自己并没有实质性进步。
于是开始怀疑,努力有什么意义呢?坚持真的有用吗?这就是普通的“成长陷阱”。
02/我自己就是属于把成长陷阱的坑都占全了。
去年9月份,我下定决心开始改变。给自己定了跑步100天的目标,到今天我已经跑了89天了,并且跑了人生第一次马拉松。
我还参加了《逆熵增共读营》《逆熵增成长社群》,和大家一起进步。
两个月的时间读了31本书,平均每天阅读3小时,持续超过60天,每天都会进行阅读输出打卡,在逆熵增共读还输出了7篇高质量的文章。
但是我却越努力越迷茫,感受不到努力的快乐和价值所在。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自己正处于成长陷阱中。
03/我都是围绕“自身”参加各种活动,比如早起、跑步、读书、参加社群……这些都是向内成长,注重于输入和习惯培养,忽略了向外生长。
向内成长,可以培养自己的习惯,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同时也要向外成长,培养技能、产出作品,才能参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循环,获得更多的正向反馈。
002向外成长两个关键
格格在书里说,只有在向外成长的输出中,你才会感受到努力的意义,并乐此不疲地努力下去。
我很认同这句话,好像这就是自己踩的坑。
普通人想要产出作品,有两个方面很关键
01/要有输出意识
不要一味沉迷于输入,而要兼顾输出。不管是看一本书、一部电影、听课、还是一场聊天,都可以进行输出。
输出形式可以是写下来、可以是录视频、也可以是分享出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读完这本书,我选择写一篇书评,要是以前我是不会写的,又浪费时间,我写的又差。
但是现在我明白了,输出可以让我的学习更有效果。还有可能被别人看见,获得反馈,拥有更多前进的力量。
正如书中所说,真正的成长是向内求,追求个人精进,把输出当成一种修行。
02/破除限制性信念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没有完成某件事,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做不到。这就是限制性信念。
我过去之所以很少输出,向外生长,一方面是我不知道自己处于“成长陷阱”,另一方面是跳出“成长陷阱”很累,我宁愿待在坑里不出来。
没有期待就不会对自己产生伤害。
我害怕自己想做却做不好,害怕自己做了却没有结果,于是就只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内。我相信自己做不到,就真的变成了现实。
格格在书里提到,「请不要急着说“我不行”,而是要说“我试试”。」,这种思维的转变让我很受用。并且立马行动力起来。
003100天圆梦计划
01/书中,格格给了大家一个工具“100天圆梦计划”,这是一份为期100天的记录表格。
记录和打卡是不同的,打卡带有一种强制性,很容易变成为了打卡而打卡。但是记录,是主动的留下自己成长的痕迹。
一种是内驱力,一种是外驱力,内驱力会让我们的幸福感更强。
02你可以选择一项个人成长项目,比如读书、跑步、录视频等,将自己每一次努力的时间和进度都记录在表格上。
这样的记录,能让自己的努力过程不再抽象,成绩肉眼可见,使人非常容易有成就感。
看完以后,我自己做了一个模板,我的第一个跑步100天即将完成,我还想主动的完成更多的100天。
100天跑步、100天早起、100本书、100篇书评,等等等等,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工具。
004金句
01当学习成为你的生活方式,你会发现生命变得无比美妙。
02很多时候,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切身感受到的力量。
03温柔且坚定。
04真正的成长是向内求,追求个人精进,把输出当成一种修行。
05我知道这可能会失败,但是我愿意试一试。
06从小事做起,不断突破自己,一次次的成功体验将会极大地激励你。
07不去追逐,就永远不会拥有;不往前走,将永远在原地停留。
08问题并不在于知识的“获取”,而在于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