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都喜欢韩东的诗,在朋友圈里看到韩东老师的新小说集,各自下单两本,给朋友也寄了过去。
她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我沉迷于最近对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的讨论不能自拔,捧电子产品的时间远多于纸质书。
得空翻开,见小说中众人激烈地投身“聊天室”“论坛”“QQ”等古早网络应用,幽暗地生出一种对过往时代的同情。
再读下去,简直大骇,于是懂了朋友对此书的沉默。我们的共同阅读对象大多是80后女作家,不是新概念比赛出身就是记者转作小说家,诸如李静睿、蒯乐昊、淡豹甚至蒋方舟。
我们熟读女性经验,女性成长中所有的幽暗、纠结、百转回肠。以为韩东的小说也与他诗的语言一样,白开水似的,只写生活简单的本质。
不料这本书里,写的真是人性之幽暗,关系的不牢靠,以及长久的隐伤和报复心理。
读此书期间恰好读到韩东99年为《芙蓉》写的发刊词“我们从音乐、绘画中吸取的营养是那样的丰富和必要,远胜于哲学和其他人文学科的学习。艺术家们的心是相通的,但艺术家与学者教授却隔着一层。艺术家不是典型的知识分子,至少我个人很不习惯于这样的描绘。我想说的是:我是一个艺术家而非知识分子。”
这本集子里,故事中艺术的经验大于艺术观念,艺术家的角色如此醒目(连杂志编辑的生活,也颇有艺术家的意趣)。
韩东笔下的艺术界内幕之荒诞离奇,游走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连现实中朋友的名字也总在小说里,看得人胆战心惊,想起不少笔墨官司。
友谊在男人笔下,竟也能写出百般别扭的牵扯,倒是稀奇。而韩东小说里的爱情,则让我想起他的一句诗:
“无论我们是否共同生活过走到今天都是一样的 我和她走在漆黑的小巷里就像是对岁月的一个纪念”
我不记得我们曾经相爱, 我很怀念他,但不希望他仍然活着 那些爱与其下掩埋的自卑或者嫉妒,今日读来都隔着《峥嵘岁月》里的那盏绿玻璃灯罩,显得朦胧暧昧,几近给人以怀念之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