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不太喜欢看很文艺的小说。看文艺小说就好像在炎热的夏天试图抓住一块融化得全是水的冰:滑得根本没有下手抓的地方、形状也因为进行中的融化而不能确定;一瞬间你仿佛觉得自己抓住了它、下一瞬间却又滑脱了、滑向你无法把握的方向;你甚至都不确定等你下次抓住它的时候它是不是已经化完了。
尹成姬的小说其实挺文艺的——不是那种文字表达很矫情、动不动就掉书袋的低级文艺,是人狠话不多、明明是讲故事大师却不动声色地把叙事技巧绕指柔的那种高级文艺。我读这些故事的时候有一半以上的时间不太确定此刻的“我”是谁、谁在说话而谁又暂时回到了后台、此刻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倒叙插叙还是回忆、更完全不知道故事的情节会往哪个方向发展。明明是我最讨厌的那种抓不住的故事、不确定性打满的故事,真是奇了怪了,我却非常非常非常喜欢。
我喜欢她故事里的人们灰暗的样子,在贫穷的黯淡的生活里一天一天过着、忍受着、痛苦着、孤单着,却很静默。他们永远不会是什么宏大叙述的主角,他们永远是时代的一粒灰——时代的马车隆隆地过去、他们就静默地扬起来、再静默地落下去,没有人看到他们,也没有人听见他们。
《小小心算王》里那个得了心算比赛、刚刚想要意气风发就被生活教做人、明白了那个自己人生如此珍视的荣誉其实啥也不是的小孩是这样。《有人在敲门》里那个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当着小公务员、为了帮贪污的领导背锅而退职去公园出租自行车的大叔是这样。他为了完成学滑翔伞的梦想而存下的钱永远都会被弟弟妹妹亲戚朋友的需求借走——或者说,骗走。《喂,是你吗》里那个因为心碎而纵火的纵火犯是这样,每天制作食物模型做得食不下咽的姑娘也是这样。《那个男人的书,第198页》里那个为了知道过世女朋友到底要对自己说什么而把图书馆里每一本书的第198页都翻一遍、以及帮他翻的图书馆小职员也是这样。小职员过着一眼能看到头的日子、每天都想辞职却没有勇气,过去没有什么好事发生、未来灰暗的人生里也不会有。
《不老少年》则让我想起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以及IU的剧《我的大叔》。《凤子家面食店》和《孤独的义务》是更温暖的故事,温暖里却也噙满寂寥和灰暗的底色。
尹成姬真的是人狠话不多,主角的父母死了、车祸要发生、爱人要生离死别、一生的寄托就在眼前灰飞烟灭,越是心痛的事情她就越平淡地讲述。我真是爱死她的这种调调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