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在我还在读《岁·推》和《推理世界》启蒙的阶段,就读到过几篇鸡丁老师的短篇小说。虽然内容已经不记得了,但当时留下了印象,以至于在高中毕业后的很多年没有接触过推理刊物。我在国推资讯上已经落后了几个大版本,但仍然清晰记得鸡丁这个擅长密室题材的作家。
这些年国推浮浮沉沉,我远离了阅读推理未能见证。但从结果看,当年杂志里的作家成功转型成作家的并不多。对当年启蒙路上的作家们我怀有深厚的情感,所以终于还是插队读了他最新的作品,虽然距离出版已经过去了将近五年。
首先抛出结论,这是一本优点与缺点都非常鲜明的小说。我坚持认为不可能犯罪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推理小说品类。这本书在谜面上足够华丽,在解答上也非常巧妙,虽然存在硬伤,但是三个密室解答中的前两个在读的时候都让人豁然开朗,并且令人叫绝。第三个解答也很精彩,只不过多少有点可猜到。我在不可能犯罪中一直很推崇巧思大于可执行性,所以诡计部分我认可是天谜天解。但是!
然而,这本小说的缺点也确实到了无法掩盖的地步。我自认为是个包容力很强的读者,大多数问题我都可以包容,除去那些影响阅读本身的问题。但是这部作品实在让人读下去很痛苦。有其他读者评价这本书的人物单薄、脸谱化。我觉得深层的原因是人物的行为不合逻辑,警察的行为不像警察,富豪的行为不像富豪。简而言之,书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阅读过程让人出戏。
我想起之前看到上海推理三巨头拍过的脱口秀的一集,时晨吐槽二阶堂黎人笔下的女侦探二阶堂兰子,并表示兰子是他比较喜欢的名侦探。现在看来,鸡丁与二阶堂黎人的问题很相似,甚至更严重。最近补了很多作业,发现本格国推大多有这类问题,反而社会派更具有真实感。
看到一篇书评,虽然内容不能完全苟同,但有句话很贴切,就是“匠气太重,太不自然”。确实,鸡丁老师就像一个“密室匠人”,沉浸在密室诡计的设计中,我对他非常敬佩但不完全赞同。如果能在人物塑造和剧情合理性上下更大的功夫,鸡丁必定能够更上一层楼。期待未来能看到一个完美的作品,一个能够承担“中国密室之王”称号的鸡丁。
忍不住吐槽一下,这里添加个分割线。
(一)密室解答略,这里存在很多问题,读者大多数是在吐槽这个方面,比如塑料膜的强度,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收回,两吨的水需要多久才能冻结等等。
(二)我主要想吐槽剧情。明明开篇很传统,诡异民间传说,本格味很重。但是过程逐渐变得奇怪起来。这个传说除了陆哲南以外,没有一个人关心。明明是针对自己家族的,却一个个既不担心又很无知的样子。就算陆家人装着明白装糊涂,警察为什么表现得这么差劲?这个“婴咒”是什么?为什么要借用“婴咒”来杀人?警察没有丝毫的好奇心,生怕深入调查。两个女佣的身份暴露后,居然没有人去查。就算你有天眼,从结局角度来说是障眼法,但没有人从动机角度来考虑问题,去调查案子吗?再者,陆家明知道警察会来,却任由婴儿尸骨留在湖底,不知道是心大还是蠢。(当然,警察更蠢,根本没有认真搜查)这本书里的警察被设定得太弱了,毫无主观能动性。一家人天天被下安眠药,也没有人去查一下到底是谁下的。
最后的逆转也很失败,主要是太生硬,缺乏理由支持,感觉还不如没有逆转。
最后谈谈豆瓣评分。不可否认,该书在诡计层面上是优秀的,但读者不能接受失真的人物和离谱的剧情。圈内的推圈大佬一致给出五星好评,可能是出于圈内的情谊。当然,从他们的角度也能理解。但作为读者,看到一片好评却体验到巨大差距后,自然会感到虚假和厌恶。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