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马伯庸的《古董局中局》,大概是在七八年前了,至今仍记得当时的酣畅淋漓。
厚厚四本书,我用了不到一礼拜就读完了,那种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的阅读体验,可能只有读金庸时才能媲美。
当时,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亲王的作品,书中的谋篇布局和环环相扣,惊为天人。
从此后就成了忠实的亲王粉,他的三国系列衍生作品自不必说,长安十二时辰,两京十五日这些大部头,也是看得直呼过瘾。
最近发现喜马拉雅有古董局中局的广播剧,就重新听了一遍。
听的过程中,间或对照着书中的文字再重读,突然发现,其中其实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逻辑没有形成闭环。
就在几个月前,刚刚读完亲王最新的民国背景长篇小说《大医》两部曲,我必须承认,亲王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
当年的古董局布置地虽然巧妙,但格局和逻辑尚显稚嫩,而到了大医,已经可以将一个故事讲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读罢,依然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了不起的马伯庸,已经从一个网文爱好者,到一个版税惊人的畅销小说作家,进化成了一位真正的大作家了。
这样说,或许有吹捧的嫌疑,亲王的作品,从文学性上讲,依然有很多值得精进的细节,但瑕不掩瑜,放眼中国当代现役(平均保持每年至少有一部新作出版)通俗小说作家群像,说一句无出其右,亲王是担得起的。
最后说一句,距离古董局的尾声,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我一直在期待着,亲王终有一天,可以亲笔把他最后留下的那个扣子,给扣上。
冲绳方面检查过,救生艇上曾有过人,艇内还有一件潜水服。
——也就是说,沈老太太/老朝奉并没有死,
到底会不会有一部《古董局外局》的续作呢
有生之年系列,又添一行。
是为重读/听古董局中局有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