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书皮,内里的封面像极了上个世纪80年代的书,也正如作者所写的80年代的北京。
想要读这本书的起因很简单,在北京念书的京外人想走进真实的北京。在没来北京之前,对北京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首都、天安门、故宫,北京一定是全中国最好、最高级的地方。
但在来到北京之后,却总觉得北京烟火气很重,丝毫没有故宫等级森严带给人的严肃。
之前在上海念大学时,上海总有很多地方风俗类的讲座和展览供人参观了解,但我尚未在北京遇到过,也或许是心境不同,没有去探索。因此,想借此书一窥北京人眼里的北京儿,毕竟,品味一个地方,总是生活在这儿的人最有发言权。
初来北京,总觉得北京没有首都的架子,不像刚到上海,周围的高楼大厦总让人迷醉其中。而在北京,离开三里屯和望京,走进中轴线,周围的建筑一眼便能望到顶,没有了现代感的高楼大厦,褪去了精致感外衣的北京,似乎内里和家乡小县城别无二致。
北京如树,翻开这本书,才幡然醒悟,北京一直在历史里。北京就像一棵参天大树,一直伴着中华文明生长。
由于阅读时间有限,简单说一下自己读过的章节中影响较深的《中轴线》吧,之后会再选择几个章节说说感想。作者罗列了中轴线附近的建筑,讲了从清代以来的中轴线格局变革,看得出老北京其实范围不大,大家活动的地方都在崇文宣武一代。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在文字中能明白作者想将历史上的中轴线和自己的生活轨迹联系起来,但不得不说有点两边都意味不够的感受。除此之外,感觉作者写的有点前后矛盾,比如说在中轴线里,作者写经老先生拍卖故宫文物之举属无奈之举,是为了不让外国军阀掠夺,在下一章节里却又说经老先生就是想拍卖文物。
读了此书,确实了解了很多关于北京生活的故事,其实写一个地方的故事总是见微知著,从细小东西体会风土人情,这本书做到了这一点,写了北京多个著名地段,不仅是北京土著的北京,还有外来却一直生活在北京的人的故事,除此之外,还融入了北京的风俗保护相关的内容,也参考了很多文献资料,总体来说是了解近现代北京生活的读本。不太喜欢的是,可能是作者是文学硕士的原因,喜欢每节上升一下高度,其实描写本土文化的书,让大家体会是更好的。
综上,我给这本书打3.7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