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在改革开放中的经历是很有趣的。由于外资通常是从上层开始进入,所以他们所见到的与中国人自己经历的不同。实际上,中国人自己很少能够了解中国自身。因为中国社会结构是洋葱型的,外层很难了解里层的情况,所以才会有许多“金锄头”想法。八十年代是文化先行接触,九十年代才涌入大量外资。在书中,作者对自己的艰辛经历感到沮丧,但我不太相信他们在中国的投资全部失败,因为时代红利如此之大,不可能每个人都遭遇失败。但吃苦是肯定有的,因为他们以资本救世主的心态来到中国,也按照追求利益的资本主义原则签订了对自己有利的合同。而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梦想而努力。两者之间存在相互支持和获利的关系,但又不希望被控制,追求对自己有利的发展,这是一种矛盾冲突。后者的意愿更为强烈,因为这个民族长期受到压抑。而从华尔街的各种反应和不理解来看,这也是中西文化的重要接触。中国人似乎更容易理解西方的契约精神、哲学文化等,而西方人大多不愿意放下身段来理解他们心目中的亚洲东方文化。作者经过深入接触后认为两种文化是可以融合的。实际上,每个个体都追求更好的生存理想,我对这种心态很欣赏。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与改革者接触后,即使离开了外资,他们也实现了更广泛的发展。回头看,彼此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理解。如果国与国、人与人之间一直保持这种想法,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