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乡年鉴》和《瓦尔登湖》《寂静的春天》被称为“自然文学三部曲”,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美国生态学家、林务官和环境保护主义者,在现代环境伦理的发展和荒野保育运动中都有相当的影响。其中,《沙乡年鉴》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全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一个沙乡的年鉴》以诗人般的语言,用深情的笔触描述了一个荒弃了的农场一年四季12个月不同景象。作者将未经人为雕饰的自然如世外桃源般呈现在读者眼前,美丽而鲜活。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生物,因此边读边搜索,通过图片了解它们的样子,通过视频倾听它们的声音,尝试感受作者笔下的自然,也感慨于自然中充满了未知的存在。
作者不仅描述了那些不常见的生物,还对常见的动植物进行了更细致、持久、深刻的观察。在作者的描写下,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也有着独特的思维,它们的痕迹也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
每个农场都是一本动物生态学的教科书,只有熟悉森林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知识。
第二部分《随笔——这儿和那儿》列举了作者生活中的教导性插曲,描述了与伙伴们逐渐分道扬镳的痛苦经历。这些插曲遍布北美大陆,涵盖了四十年的时间。它们为各种资源保护主义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样板。
第一部分描述了生态中生物共存的繁茂景象,而第二部分则描写了一些生物的逝去和生态系统的消失。人们逐渐忘记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互惠平衡,为了经济发展而人为地改变了生态环境,很多曾经存在的生物只能在书中看到它们了。
人类总是从主观的视角看待世间万物,做出对人类有益的决定。然而从自然的角度来看,众生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其他生物,就像看待山一样,正如书中所说,“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去听取一只狼的嗥叫。”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从自然的角度来看,众生都应该是平等的。
第二部分的文字也透露着淡淡的悲伤。
第三部分《结论》是作者观察和思考的理性概括。它包括四篇文章,从美学、文化传统和伦理的角度论述了人与自然、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土地伦理》是最后一篇文章,也是利奥波德思想的基石。
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人们只关注特权,而不履行任何义务。土地伦理要求人类从征服者的角色变成土地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和公民。
在一个以经济动机为出发点的资源保护体系中,其最基本的弱点是大多数土地共同体成员没有经济价值。人类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判断哪些生物是有用还是无用、有价值还是无价值。然而,只有在对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有助益时,一件事物才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和谐指的是保留至今尚存的生物的完整和复杂性;稳定指的是土地的完好无损,维持生物链的复杂结构,使其能够功能发挥和自我更新;而美丽则是伦理上的动力,不能只关注经济,还要从更高的价值观角度看待问题。和谐、稳定和美丽是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
在资源保护主义教育中,通常使用的想象力是“自然平衡”。土地不仅仅是土壤,它是能量在由土壤、植物和动物组成的环路中流动的源泉。食物链是使能量向上层转移的活动通道,而死亡和腐烂则使能量重新回到土壤。
人类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也不是大地的征服者,只是大自然复杂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